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长兄在上 > 第95章 落胎药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转头一看,是一个不到两岁的孩童,他穿着凉快的短衫,虎头虎脑的模样极为可爱,只赤着脚就跑了出来,显然是听到了外头的喊声。

他不懂发生了什么,只是无助不安的喊着“娘、娘。”

看到曹氏,便惊喜的扑了过来,见一旁的婆子压制住他娘,他只以为她们欺负曹氏。

小小的人挥着手臂,拍打的一旁的仆妇,哭喊着。“娘、娘、娘。”

曹氏眼神慌张,她这时真的怕了,她对着孙嬷嬷大声哀求道。

“嬷嬷,我喝我喝,您要杀就杀我,我愿意死,都是我的过错。稚儿无辜,稚儿无辜。”

孙嬷嬷没有说话,只让一旁的婆子将落胎药喂给她喝。曹氏见那黑漆漆的药,眼中热泪流下,却并不犹豫,只一口闷下。

孙嬷嬷是真没想到,这还有个小的,看来谢六爷早就将人接了过来,还瞒下所有人。她忽然觉得,这事可能有些棘手,并不如想象的简单。

见曹氏已然主动喝下落胎药,她的任务也算完成,并不恋战,只转身便带着众人回府。

徐氏不知道这些,她心如死灰安安生生的躺了大半个月。看她好了许多,周嬷嬷才将孙嬷嬷带人去给曹氏灌落胎药一事告知她。

她听着眼神麻木,并不因为曹氏遭难开心,这一场,她们没有胜负。

这期间,谢六爷也没来看她。

每日府中的众人总是想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她所有的怨恨也随着这一场闹剧泄了气。

她不再想别的,只是想着自己怎么样休养好,偶尔还和玉珠商量,到时谢琛要娶个什么样的女子才好。

又琢磨着,等到了京城,要给玉珠选一门什么样的亲事。眼看着玉珠已然十七,等翻了年便是十八。

京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一般这个时候早已订好亲事了。

每到这时,她眼中便充满期许,或许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唯一让她觉得开心的事情。

至于楚玉,她不敢想,一旦进了宫,就没可能再出来,好在听说楚玉这几年,在宫中受尽宠爱。

女子身如浮萍,她没办法为楚玉想太多,只觉得能过一天好日子就过一天好日子。

这时,时隔半个多月的谢六爷进了门。屋中的丫鬟仆妇们见到谢六爷,齐齐噤声。

玉珠转头,只见谢六爷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不复往日风流倜傥的形象,显然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也让他焦头烂额。

谢六爷刚刚下值,穿着官服便回来了,刚刚进门,见徐氏坐在罗塌上并不看他,他突然觉得,应该做一个了断了。

那日回院子,见到曹氏躺在血泊中,他只恨不得替她受这个苦。

“你们先下去。”他对屋中众人说道。

玉珠担心的看了徐氏一眼,却见她朝她摆摆手。见状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担忧的看了徐氏一眼,便跟着周嬷嬷以及一众仆妇出去。

谢六爷坐在罗塌对面的绣凳上,他看着徐氏,面容一如当年,只是他们之间的情意,不复过往。

“徐氏。”

徐氏轻笑一声,“六爷一直叫曹氏云儿,叫我却是徐氏,其实谁亲谁疏我应该早就看清,是我看不清。”

“怎么,今日是来找我寻仇吗?我让那曹云儿落了胎。”

谢六爷看着她嘴巴一张一合,过往一幕幕涌上心头,可是他已经无力再挽回什么,徐氏说得对,这些年,他的心思早已在曹氏那里。

想到曹氏的惨状,他心中难受至极。

“京中没有几家男子是没有通房妾室的,我也算待你不薄,这些年,你稳坐正式夫人之位。琛儿和楚玉,她们也受着国公府的供养。”

“可是曹氏,她和她的孩子有什么?明明那也是我的孩子,为什么琛儿可以跟着周大儒读书,他们要连族谱都上不了。”

停顿了片刻,他又接着说道。

“曹氏腹中的孩子,在你们看来是如此低贱,可却也是我日夜期盼的,她确实是外室,但我爱重她。这是我的过错,并不是她的。”

徐氏听得笑出了泪,她不知道谢六爷哪里有脸说这些。

“谢显中,那是你自己没本事,你有本事可以扛住国公府的压力,让他们入族谱啊!怎么谢琰就可以,当年的国公爷就能扛住,是你自己没用,怎么还能怪到楚玉和琛儿身上。”

谢六爷听完,低着头,低声说道。

“对,是我没本事,所以让她们受这样的苦楚。”

“今日过来,我没兴致和你争吵,你我夫妻早已名存实亡。我知晓让她落胎的不是你,是母亲的决定,她当初派孙嬷嬷过来,那时我本就知道的。是我做错,我没保护好曹氏。”

“六爷到底想说什么,在我面前忏悔对不起曹氏吗?”

徐氏看着他,眼底有着讥讽。

“徐氏,我也对不起你。”

谢六爷的声音有些飘忽,徐氏却听得清清楚楚。

她突然觉得,这些年好像一直在等这句话,她一直在等,谢六爷的道歉。可真的到了这一刻,她茫然的想到,可然后呢?有什么意义?

“可是现在,我们已无法和离,琛儿还没成婚,楚玉又在宫中。”

“你什么意思?难道要我装作无事发生继续和你过下去?”

“你回京城吧!往后我们不会再见,等我告老,我也会带着曹氏去祖宅那边”

“上次来青州前,母亲已然分了家。我将这些都登记在册,往后你带着楚玉和琛儿在京城,分七成,我这边三成。”

说着他将账簿、册子、地契、银票、以及库房钥匙放在桌上。

徐氏目光放空,虚虚的看向谢六爷的脸庞,鬓间竟已生出华发。

他们明明是彼此最熟悉的人,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漠视、麻木。直到这一刻,即使对方死在自己面前,也内心毫无波动。

他们俩甚至都记得对方的喜好,喜欢吃什么东西,穿什么样的衣裳,甚至笑起来对方眼角有几条细纹。可就是,没有力气了。

徐氏看着谢六爷,透过他好像在看那个二十年前遇到的那么爱重她的男子。

显然她也没想到他愿意为曹氏做到这一步,可是转念一想,当初谢六爷也是拼着前途也要娶她。这男人,爱谁都是真的爱。

她不想折腾了,回京城有儿有女有大院子也不错。

翌日,谢六爷如往常一般回府,只是从那日起,便开始在书房歇息。

又休养了半月,期间徐氏让周嬷嬷清点一应物件,东西都备好后便带着青州的人马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