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63章 请教朝政,以工代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3章 请教朝政,以工代赈

匆匆半刻多钟时间过去,朱慈烺就已吃完了案桌之上的饭菜,没有一点浪费。

“王大伴,先把碗筷收拾一下,再随本宫一起前去探望父皇。”

朱慈烺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并拿出丝绢摸了摸嘴巴,而后起身站了起来。

“是,太子殿下!”

王承恩轻轻的点头应是,随即便忙碌着收拾碗筷。

不消二十息的时间,案桌之上的碗筷已是收拾完毕。

一名青衣太监连忙快步上前,接过了王承恩手中的膳盒,而后便转身离去。

借着落日的余晖之下,王承恩在前引路,带着朱慈烺前往了乾清宫。

........

一刻多钟过后。

朱慈烺来到了乾清宫内。

此时的崇祯皇帝,正靠躺在床榻之上,脸上神色甚是苍白。

在床沿边上,一名侍女端着一碗参汤,小心翼翼的喂给崇祯皇帝。

“父皇,儿臣前来看您了!”

见得靠躺在床榻之上的崇祯皇帝,朱慈烺连忙快步上前,恭敬的向着崇祯皇帝拱手行礼。

“烺儿来了,快坐下说话。”

崇祯皇帝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床沿边上的侍女退下,并招呼着朱慈烺坐到床沿边上。

朱慈烺点头应是,接过了侍女手中端着的参汤,坐到了崇祯皇帝的身旁。

“父皇,您先喝完这碗参汤。”

朱慈烺捏着汤勺,舀了一勺参汤,送到了崇祯皇帝的嘴边。

崇祯皇帝张嘴,喝下了朱慈烺送喂的参汤,脸上满是欣慰的神色。

一旁的王承恩见此,不由得点了点头,对于朱慈烺的尽孝很是赞赏。

很快的,朱慈烺便已喂完了参汤。

站在一旁伺候的曹化淳连忙上前,接过了朱慈烺手中的瓷碗与汤勺。

“烺儿,今日前来看望朕,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喝完了参汤之后,崇祯皇帝也是感觉精神了一些,便与朱慈烺谈论了起来。

朱慈烺轻轻点了点头,向着崇祯皇帝拱手回道:“父皇,今日孩儿在批阅奏折之时,确实是有些朝政之事不知如何处理。”

“那你说来听听,朕给你一些指导。”崇祯皇帝轻声道。

朱慈烺说道:“首先这第一件事情,是关于赈济南直隶的灾民之事。凤阳巡抚马士英上奏称,希望朝廷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并将送至京师的赋税全部留下,用于赈济南直隶的灾民。”

“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还要全部留下送往京师的赋税?”

崇祯皇帝眉头微皱,向着朱慈烺问道:“马士英还上奏说了什么,对于南直隶受灾的灾民情况,马士英是否详说了?”

朱慈烺摇了摇头,回答道:“这个倒是没有详说,马士英只是上奏言明,目前南直隶受灾的灾民数量,足有上百万之多。”

“若是朝廷不能及时的赈济救灾,恐有流贼之祸。”

流贼之祸!

一想起流贼之祸的恐怖,崇祯皇帝不由得脸色微变,昔日张贼、高贼、李贼等巨寇给大明带来的危害,至今都还没有恢复过来。

若非不是榆林郡王刘博源率领威武军,彻底的剿灭了这些流贼巨寇,恐怕整个大明的南北之地,必定是一片动乱。

“烺儿,那依你之见,是否同意马士英的上奏,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还有送往京师的赋税也是全部留下。”崇祯皇帝看着朱慈烺问道。

“这......”

朱慈烺细思了片刻后,随即回答道:“父皇,若依孩儿之见,若要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这是万万不能的。”

“哦?这是为何?”崇祯皇帝神色疑惑的问道。

朱慈烺回答道:“父皇,南直隶一直都是我大明重要的赋税之地,若是免去了南直隶今年的赋税,那么整个朝廷的赋税可就减少三分之一。”

“当前的朝廷赋税本就是入不敷出,如果少了三分之一的赋税进项,那么朝廷可就再也拿不出半点钱粮,那这如何发放大明军队的饷银。”

“因此,孩儿是不大赞同免去南直隶今年的赋税。”

“嗯!不错!”

听得朱慈烺说明的理由,崇祯皇帝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可是对于南直隶受灾的灾民,朝廷又该如何赈济?”

“这......这个孩儿实在不知,还请父皇指点。”朱慈烺拱手向着崇祯皇帝请教道。

崇祯皇帝并没有立即指点朱慈烺,而是向着一旁的曹化淳招手道:“曹大伴,你将河南发生干旱,地方官府赈济救灾的事情,向太子详细的说一遍。”

“是,皇上!”

候在一旁的曹化淳连忙点头应是。

随后,曹化淳向着朱慈烺拱手行礼,说道:“回禀太子殿下,今年开春之时,河南之地已有数月滴雨未下,从而使得河南之地受灾的百姓人数多达百万之多。”

“为了赈济受灾的百姓,河南地方官府广开粮仓,全面救济受灾的百姓。”

“不过,如果仅仅是救济受灾的百姓,那么河南地方官府必然会入不敷出,早晚会吃空粮仓粮食。”

“为了避免这个后果,河南地方官府组织起受灾的百姓,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展开了自我救灾。”

“凡是能够劳作的受灾百姓,都要必须参与开挖水井,修缮沟渠,引河水灌溉农田等。”

“如此一来,河南地方官府不仅救济了受灾的百姓,而且又使得农田的庄稼,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保证了粮食的秋收......”

待得朱慈烺听完了曹化淳所讲的话语后,双眼立时放出了亮光,并拍掌大叫道:“妙!妙啊!这实在是一个好办法啊!”

“以工代赈,不仅能够救济受灾的百姓,而且又能有效的组织百姓,一起对抗干旱。”

“曹大伴,你快说说,这是谁想出来的办法?”朱慈烺连忙拉着曹化淳问道。

曹化淳拱手回道:“回禀太子殿下,这是河南府知府李岩上奏所言。至于这个办法,想来也是李知府想出来的。”

“河南府知府李岩?”

朱慈烺略显惊讶,没想到这个以工代赈的办法,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想出来的。

而在朱慈烺的心中,也对李岩没有丝毫的印象。

“曹大伴,可否知道河南府知府李岩的一些信息?”朱慈烺问道。

曹化淳低首回道:“奴婢倒是知道一些。”

随后,曹化淳便将李岩的一些基本信息,向着朱慈烺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