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417章 一句话搞定徐光启(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7章 一句话搞定徐光启(下)

袁可立与朱鼎顺提拔人的原则,与其他人有本质区别。

师徒俩是为大明朝选才。

权臣是为自己选才。

甚至与皇帝也不一样,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制衡。

徐光启是科学家、农学家、数学家、军事家,官员身份排在最后。

这样一个人,让他做大官不是好选择,但这年头没有各种荣誉高阶的科学院、农学院,必须给一个官,还得给一个大官,工部是唯一合适的地方。

机会难得,朱鼎顺时间紧迫,没有比这块地更适合的地方,他和徐光启开始在地里一步一步探讨农作物种法。

袁可立和徐希皋站累了,太阳当头也受不了,朱鼎顺完全没有结束的欲望,只好先回到院子。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自顾自捏捏腿,徐希皋看着大门外微笑,“袁大人,好像您这个帮手落空了。”

“定国公言重了,徐子先是农学大家,对大明有用就行。”

徐希皋摇摇头,“对别人来说,袁大人和大同侯没区别。”

袁可立瞟了他一眼,没有和勋贵扯淡的欲望。

徐希皋自顾自呵呵一笑,“大同侯灭奴酋,平鞑靼、收科尔沁、归朝鲜、纳倭国、开夷州、取南洋,封爵国公绰绰有余,朝臣以各种理由拖延、缄默,就是大伙都明白,东虏死定了,不能过早封赏。不仅徐某是这样的想法,袁大人不也是这么想的嘛。”

袁可立再次瞄了他一眼,还是没有开口,但哼了一声。

“徐某不代表谁,只代表自己。袁大人,丰功伟业都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大同侯当然性命无忧,问题是朝臣并不认可,您这不也是沉默嘛。满招损,谦受益啊,至理圣言。”

袁可立开口了,“定国公小心把自己玩死,与英国公勋贵一体,与大同侯联姻交好,与郭恺之暗中结盟,又向禁宫传递消息。论圆滑,定国公是京城第一,你这家伙与谁都是一伙,又与谁也不是一伙,当然只能代表你自己。”

徐希皋没想到袁可立把自己看得明明白白,顿时雷在当场。

袁可立门清,大同侯岂非更加清楚?徐希皋不禁打了个寒颤,自己…自己做过坏事,是不是很危险?

朱鼎顺和徐光启回来了,两人有说有笑,看起来非常融洽,像忘年交。

门口踢掉脚上的泥,徐光启进门一个躬身,“袁大人,不入朝显得下官不识抬举,但与大同侯一聊,入朝也不需要什么官位,民以食为天,五年、十年后,也许下官会从令一方面帮到大明,帮到天下百姓。”

袁可立虚请一下,满面春风,“子先坐下说。”

“是这样的,之前下官的育种办法太过死板,一季一试,且集中试验,效率太低了,只要能在山地、平地、旱田、水田同时试验不同种植办法,可以大大加快育种速度。”

“听起来是那么回事,还是需要大力支持,更需要带动朝堂风气,解难既然已开口,还是去工部吧。现在的朝堂不是太吵,而是胆小怕事、尸位素餐之人太多。就算高云从革职一批,也得有人做事。”

徐光启讪讪一笑,“袁大人,下官从未任职正印堂官,不合规矩。”

袁可立苦笑一声,“你讲规矩,现在朝堂那个讲规矩。”

朱鼎顺拍拍手,吸引几人目光,“用不着客套,会做事、能做事才是第一。老师、徐大人、公爷,问三位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两千年来,为何北面的游牧民族不去攻打欧罗巴,而是执着于进攻中原吗?”

袁可立不想和徒弟讨论这种‘长历史’问题,肯定被‘教育’,端起茶杯安心听他们说。

徐希皋哈哈一笑,“大同侯口误,大蒙古国不是攻到欧罗巴了吗?东西疆域横跨三万里,可惜跨得太远了,内斗不止。”

朱鼎顺翻了个白眼,“公爷,朱某说两千年来,而且您根本不知道,大蒙古国到欧罗巴后,就像中原一样,变成了本地人,还是人家的附庸,雇佣兵,一再分裂,不停分裂。他们是没退回漠北,却也没了。”

徐光启明白这是问自己,他有欧罗巴老师嘛,刚才与大同侯聊了半天,欧罗巴算术竟然比自己还精通。

“侯爷能否赐教?听说欧罗巴比大明还富裕,且地域并不大,小国林立,按说更容易征服。”

朱鼎顺哈哈大笑,“欧罗巴比大明还富裕?一听就是那些强盗在洗白。欧罗巴是比大明金银多,但都是抢来的,他们自己创造的财富,别说大明,连两千年前的周朝都比不上。

说出来可能你们都不知道,那些漂洋十万里的鬼子,种地的收入产出比非常低,低的不可思议。

按他们的算法,现在是17世纪,三位知道他们的种收比是多少吗?1:4,也就是一斤种子四斤粮。

但我们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是1:12,是他们现在的三倍。大明的种收比是1:22-25,是他们的六倍。

直到现在,他们的种植技术都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农民直接将种子撒在翻耕的土地上,不施肥、不除草。

五百年前,他们采用的是二圃制,就是休一年种一年。现在采用的是三圃制,种两年休一年。

我们的先祖最伟大的发明,垄耕种植法,现在他们还没有学会。

大蒙古西征的影响,不是占地,是教会欧罗巴人炼铁水,这才带动他们农耕翻种。

但欧罗巴人的文明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种地完全靠天吃饭,完全没有水利,最常见的行为是祷告。

祷告,说白了就是不劳而获,说白了就是清洗罪孽。

这群强盗,他们可以一边杀人,一边抢劫,一边祷告,感谢上天赐予的食物。

这就是海洋文明,或许叫强盗文明更合适,北方是游牧文明,而我们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更信奉勤劳致富,更信奉财富是创造出来的。

海洋文明、游牧文明,更信奉财富是抢来的。

游牧文明只在大陆劫掠,海洋文明灭了无数朝食、无数部落,比他们多二十倍的人口丧在他们屠刀之下。

欧罗巴现在的确比大明金银多,且多很多,因为他们掠夺了三个大明疆域的土地。把金银矿全带了回去,但说他们富裕,那就大错特错,金银多不代表富裕。

他们依旧缺粮,缺衣,吃穿用度什么都缺,否则大明的丝绸、瓷器不会成为欧罗巴的奢侈品。

但强盗的本性使他们保留了强大的武力,大明朝对他们来说就是块肉,现在啃不动,不代表一百年、两百年后啃不动。

这是文明的终极碰撞,是传承的终极碰撞,躲是躲不了,强盗抢遍世界,终究会来大明,挡不住,就是血流成河。”

朱鼎顺说着说着就对着徐光启一人而谈了,袁可立和徐希皋更像听一件新奇事物。

徐光启是入教的,还有一个教名保禄,接触过大量西学,无形中有很大的崇拜成分。

朱鼎顺告诉他,学可以,崇拜就算了。

徐光启消化了一会,歪头问道,“大同侯说的这么远,欧罗巴已经占了美洲,比大明疆域大很多,您预估未来会怎么办?”

“远?一点都不远,这不是两千年前,那时大伙谁都不知道谁。我预估的未来也不远,让他们抢吧,抢的越多越好,朱三寨喜欢打劫强盗。”

徐光启眼神一亮,“漠北?”

“当然,不管占地多少,都需要经营,大明距离欧罗巴只有万里,用不着漂洋两年绕行十万里。

徐大人,您想想,十万里到大明买丝绸瓷器,费这么大的劲,还乐此不彼。他们的金银到底有多富?商品到底有多穷?

大明对欧罗巴优势是可以走过去,不用像他们一样漂过来。这也是农耕文明对海洋文明的优势,过一两百年,这个优势可就没有了。他们也会从北面过来,毕竟罗刹已经在蚕食瓦剌和外喀尔喀。”

啪~

徐光启一拍手,“醍醐灌顶,好多事茅塞顿开。他们把大明当做最后的敌人,也把大明当做最大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