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收过钱,送走最后一位病人,明婉抻了个懒腰,终于完事了,收工!

“三嫂,你中午要不要在这吃?尹禛应该做好饭了。”

李燕捶捶腰脱下身上的白大褂挂起来,肚子微微隆起,昭示了她孕妇的身份。

“不了,你三哥也在家做好饭了,我回去吃,你也早些休息吧!怪累的,我看你每天要不要减几个号,月份越来越大,怕是难受啊。”

明婉也将大褂脱下,露出微微隆起的肚子。

她们姑嫂俩是一前一后怀的孕,应该说明婉是故意的。

确认李燕怀孕她就开始要孩子,比李燕晚了不到半个月。

这样他们可以一起休息,两不耽误。

“我早呢!要不我天天也得来回走,你要是累了就休息,大不了我隔一天一看就是了。你等会儿,给你拿些水果,我俩也不爱吃。

明婉到隔壁拿出食盒装了满满一盒子,这才递给李燕:“喏,吃吧,对孩子好。”

李燕好笑道:“好,你怎么一个也不吃?”

明婉撇嘴,满眼嫌弃:“我不爱吃,平时闻香就闻够够的了。”

最主要的是,总感觉上完供的果子不好吃,别说是她,玄青都不爱吃上完供的鸡腿和鸡蛋。

锁上门,明婉回到后面,尹禛正端着饭出来。

明婉坐下笑道:“看来我很准时,你今天怎么那么早结束?”

尹禛将饭放到她面前,笑道:“哪有那么多看事的,倒是你,我看下次我都约下午,上午去帮你抓药放号。”

明婉笑道:“那倒也不必,等三嫂她休息,你再来帮我抓药吧?”

尹禛将果汁递给她,无奈的轻叹口气:“不休息?师父不是说你可以休息么?”

明婉嘿嘿一笑:“要么我也要每天动,也不能干什么。我辛苦点,生完孩子休个大半年不好吗?

到时该完结的完结,我就专心在家吃吃喝喝。对了,到时师父给假吧?不然我就得找月嫂了。”

亲妈家里有活,再说岁数也大了,婆婆帮着大哥家,也没空过来,她也不想让过来。

看实病就是这点不好,人多。

算八字看阴阳宅就没有那么多,羡慕。

不过,她可以给自己放假嘛!大着肚子趴着都累,还不如干活,等没肚子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

尹禛笑着点头:“休息,除非必要就先不接了,一切以你为先。”

明婉调侃道:“是以我为先,还是以孩子为先啊?”

“当然是你。”

明婉呵呵一笑,尹禛当然是以她为先,几位师父就说不准了。

孩子还没生呢!连未来几岁学什么都定好了,一人半天,免得打架。

以后孩子除了生理需求估计都不用他俩管,几个师父会帮忙照顾的好好的。

就是不知道以后孩子会正式拜哪个为师?

“既然过段时间看事不多,那就将库房里的那堆金纸留一部分,剩下的都找人叠了,到时候都打库里去。”

尹禛点头:“我已经跟六婶她们说好了,叠满一万我就去拉回来烧掉。”

吃过饭,明婉窝在躺椅里看书,尹禛则起身到屋子里拿着本子开始接电话。

他们家每天周二会开始预约下周看病的号码,每天放号四十个,前八个是给重病的。

所以每天固定号是三十二个,其他的上下浮动不一样。

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忙到十二点多,有时时间长一些,有时短一些,不一定,但一般都会一点前结束。

相比之下,尹禛这边会轻松很多,一般早早结束,时间也更灵活,所以接电话等一些琐事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放下电话,走出门,明婉已经在躺椅上睡着了,身上的毯子被扔到一边。

将人抱起,明婉睁眼看了他一眼,尹禛笑道:“回屋里睡,外面凉。”

明婉轻嗯一声,重新闭上眼:“别忘了帮我浇花。”

“嗯,睡吧,吃饭的时候叫你。”

将人放到床上,盖上薄被,这才关上门,拿起书重新坐到电话前。

电话铃声响起,伸手接过:”喂,你好,明氏中医……好的,第一次来是吗?好的,安排在周三,您是三十八号,请您于十一点之前赶到,对。

h市客运站到梨树村,大概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下车根据路牌指示就能找到,好的,再见!”

看看时间,打开冰箱拿出些青菜,回来打开水管,一边给院子里的缸放水,一边处理着青菜。

彭林带着人进院就看见自己的弟弟在摘菜,他打趣道:“怎么?当上家庭煮夫了?”

尹禛笑道:“一家人不分你我,家务谁有空谁干。二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坐!”

自己则起身回屋拎着茶壶和食盒回来。

彭林招呼着两个朋友喝茶吃点心,自己则打量着院子,跟去年的郁郁葱葱相比,荒凉很多。

很多花一看就是新栽的,还没到花期,倒是那一盆盆茉莉开的不错。

“弟妹呢?”

“她在休息,二哥找她有事?身体不舒服吗?”

“找你俩。”

彭林指着其中一个高个的男人:“这是白军,脊椎有些问题,想找个正骨的大夫,我给他推荐了弟妹。”

手指了指另一个:“他是万明,听说你能看事,想过来看看。”随即放下手里的包,掏出两个圆鼓鼓的包。

“喏,你让收的碧玺。”

尹禛接过东西放到一边,打量了对方两眼,点头:“那就跟我来吧!看病的这位要是不着急,等明天早上吧!我爱人每天上午看诊。”

彭林点头:“我知道,明天上午看完病我们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