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转来 > 第244章 礼成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个孩子先跑上来,后来还有说话声:“……那就你们先过去睡吧,看等哈儿他们过来不,我这里跟他们一起去接亲的话起码是八九点才转来了,你在这里等我也行,接亲反正是要接转屋里来的,到时候我们再一起过去。”

一半方言一半普通话的原是忠承,后面说话的又是母亲黎书慧:“看在哪里睡,石岩你二姐屋里东西倒是现成的,只是恁久没得人住了怕有气色。这里看你睡不睡得惯,有蚊香呢,门关起来也可以。现在这几个人是住得下的,她后面还有两间房子呢。”

两个孩子跑上来,旭东先扑到忠旭身边来:“等哈儿我也要跟幺舅一起去。”

“到哪里去你去!”

忠旭走在最前面,笑道:“哥哥喊接亲,姐你去不哇?”

叶舒和黎书慧也上来了,黎书慧道:“她去啷个去,你唛去有车方便这样去,你是幺爸,有恁多人还去恁多整啷个嘛。”

老张看向站在中间的三个人:“你也要去吗?”

旭东还是那句话:“我反正也去。”

又指一指青舒:“她都可以去!”

忠承道:“正好开了车转来,哥哥谈他们只请了六个车欸,晓得她那边来好多人,达儿哥哥和刘达哥哥两个车欸,他一起上班的三个车,还有二嫂她这边娘屋两个车,加我一个嘛,万一人多坐不下到时候麻烦噻。”

黎书慧:“车倒坐得下唛,她那边舅舅叔爷那边都有车呢,只是说你是幺爸唛,有个迎亲的,哪里接亲不是叔叔舅舅打头啊……”

她又朝老张念叨:“晓得那几个娃儿又走哪里去了,晚上一吃完就没看到人,又还刘强潘寓那两个都跑没见了,晓得他几个是直接走唛还是转屋里来嘛,不换衣裳吗?看着马上要办正事的人还这里跑那里跑,跟同学朋友哪天吃不了饭嘛非要今朝晚上吃!”

老张莫名其妙挨了顿气。

忠旭好笑:“年轻人的事你管他恁多整啷个嘛,到时阵儿没见人二嫂自然晓得安排。”

又叫叶舒忠承:“过来坐,过来坐着说。那你去接亲,娃儿也跟着去?”

青舒一个劲儿点头,叶舒倒没什么表示,忠承笑道:“她想去让她去,车去车来又不麻烦啷个,让她捡糖去。”

“女方亲戚到男方屋里来才捡糖捡红包,她男方亲戚到女方去捡啷个糖啊。”老张这样笑道,人规矩的坐起来,腿也好好收起来,纸烟还在手里,一时不打算点了。

忠承道:“还在抽烟吗?”

老张有些支吾:“…抽的少,叶子烟一哈卖完了没有搞了,这个烟要别点一只…下午那里你哥哥给我的……”

黎书慧巴不得子女们多说他几句,碍于叶舒在,小声嘟囔:“你二嫂最看不得!个人身体不好又离不得抽烟,烟灰到处都是人家拖地都麻烦。这天气热了他们一味在楼底下睡,楼下那两间屋都凉快,像开空调一样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人家回回上来看到都是一屋的泥巴脚印和烟灰渣渣,点儿不爱好,你以为人家喜欢你得很。”

老张坐在沙发里默默不开腔,不恼怒,也不像受了委屈。

忠旭起来拉她一下: “我妈你过来坐着吧,站着不累吗?恁大夜深了,姨娘呢?”

忠旭回道:“姨娘跟郭伟哥哥一起转去了。”

老张从后面跃过好几个人看忠承:“恁大夜深了她还转去吗?没喊她就在这里歇。”

忠承道:“谈转去明早上给姨叔煮饭呢,要转去呢,明朝一早再来。”

黎书慧嘀咕:“她离得了他吗?”

忠旭同叶舒亲热道:“那你们呢?哪里睡嘛?是就在这里睡还是到石岩我房子去?或者三江不远呢,转三江去也可以,在哪里睡嘛?”

老张居然开口:“…半夜了还跑啷个嘛,就在这里睡就是噻,石岩那屋里平时没住人灰都多厚。这里空调开着蚊香点着就是,十一点过十二点了。还开转三江去……明朝这里饿了饭也好整,你二嫂要起来煮饭的,或者你带她到街上吃米粉嘛。”

忠旭马上道:“到石岩新街那里,那里有两家馆子的米粉好吃。”

叶舒欲哭无泪。青舒深怕错过了,小声望母亲:“我也要吃。”

老张便笑起来:“你伯伯大酒大席办着你们转来就为了吃米粉?明朝有的是好吃的,烧白夹砂粉蒸肉……九大碗呢。”

大半夜的说这些,这哪里还睡得着。

没说几句,忠信两口子和罗明凤罗家几个堂姊妹也上来了,谈接亲的事。

罗家那个顶活跃的堂弟一上来先笑:“格老子!明朝结婚这哈儿还跑出去喝酒!莫到了老丈人屋里还谈不出来话,转来逮住嘿实捶!”

果见走在后面忠信还拿着手机在耳边,脸色不好看,罗明先却不许人家说她儿子的:“你啷个不拦着呢?我下午就谈我没得时间喊你给我看着,你整啷个去了嘛?不把人给我看住你还说!”

堂弟嬉皮笑脸道:“该你给我把尚方宝剑噻,不然我啷个留得住欸。”

另外一个嗑瓜子的堂弟也叫:“转来我就没看到人,还谈上坟去了,哈哈儿就没得人!”

这一群人乌泱泱很快把客厅站满,罗明凤已经挨着黎书慧忠旭中间坐下来了:“就怪你几个,喊你望人你要打牌!”

那个堂弟朝老张夫妇叫:“姻伯你们看!看到没有,两姊妹是不是不讲道理!是不是浑人!”

都是罗家的,一屋姊妹随意开些玩笑,倒也无伤大雅的。

结婚成家,两个家庭各抽出一个组成第三个家庭。礼成前,婆家娶媳妇,娘家嫁姑娘。

陈卓家在郊区靠另一个市的马路后面,露天坝宽敞,大半夜依旧灯火通明,娶媳妇吃少午,嫁姑娘请早饭,一切还按老规矩来。

篷布下面靠屋檐的案板摆满了菜,虽然一个市,细枝末节又略有不同,陈家是汉族,但村组里少数民族居多。染了这一部分规矩,门口和坝子边都挂着许多花花绿绿看着漂亮又寓意喜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