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海岛求生日志 > 第128章 滴灌系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 2016 年 5 月 5 日开始,我又回到了每天“挖呀挖呀挖”的日子。不过,我偶尔也会因为要烧木炭而被迫停下挖砖窑的工程。

5 月 10 日那天傍晚,我提前结束了挖窑的工作,到地里去逛的时候,突然发现黄瓜藤上有一根黄瓜差不多有三指大了。一时手痒,我就没忍住把那根黄瓜给摘了下来。

我拿到旁边的水沟里,用泉水清洗了一下,然后咬下一口。随着清脆的“咯嘣”一声响,久违了的黄瓜那种特有的清香又再次占满了我的整个口腔。我站在水沟边上,咔嚓咔嚓几下就把一根黄瓜吃进肚子。

突然,我发现旁边的几株黄瓜好像有些干旱了,这才想起来最近忙着挖窑,有一段时间没来菜地浇水了。想到这里,我顺便也查看了一番其他的庄稼。确实,进入四月中旬之后,尤其是进入到五月份以后,天气越来越热。几乎每天都是大晴天,烈日炎炎。

幸好,我当时为了浇水方便,直接就把山泉水引到了菜地边上。浇水不用再跟之前在逍遥洞那边一样,需要到河里和地里来回跑。我从菜地边上拿起两个大号的塑料瓶,就开始从旁边的水沟里装水。这两个塑料瓶,是我之前就放在这边作为给庄稼浇水用的。

我哼着自己也说不上名来的小曲儿,悠哉悠哉地给眼前的黄瓜们浇了浇水。总共十来株,株株都长得很不错呢!

你看,它们的叶子翠绿翠绿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仿佛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让我们喝饱了水!”

另外,这可能得归功于过年时下的那场大雪吧,把虫子都给冻死了,所以今年的虫子特别少。黄瓜们没有了害虫的侵扰,自然就长得更加茂盛了。

接着,我又开始给它们除草、施肥,希望它们能够快快长大,结出更多的黄瓜来!

在黄瓜地里忙活完之后,基本上天色就已经黑了。虽然还想继续给芋头、玉米浇水,但因为天色已经看不清楚,所以也只好停下先回家去。

晚餐过后,我在池子里泡着澡。今天也不知道农历是多少号,反正天空没见到有月亮,只看到有很多的星星在闪烁。

看了半天,除了能勉强认出来北极星之外,其他的星星一颗也说不上来。

一边看着星星,一边搓洗着身体。其实,虽然最近每天都会大量出汗,但一天泡几次澡的情况下,我身上还真的没什么污垢。只不过,贪恋山泉水的这股清凉罢了。

说起来,我当时选择在这处山谷定居真是太明智啦!经过一番改造引流,这里的夏天,有清凉宜人的山泉水消暑解渴,而冬天则变成了温暖的温泉,简直是太惬意啦!

半个小时后,我从清凉的山泉水里出来,感觉全身的暑气都被冲得干干净净!

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刚刚去了浑身暑热的我,暂时也还没有睡意。就搬了一张小凳子坐在树屋外面的平地上,手里拿着一把用椰树叶子改造而来的扇子,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风。

脑子里就在想着今天下午还没来得及浇水的玉米、芋头等,盘算着明天花半天时间把玉米还有芋头浇一遍水。然后,又想到幸好红薯、生姜倒是可以不用特意去浇水的。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接下来恐怕会非常的忙碌。一方面,砖窑肯定不能停止建设,农作物这边也不能忽视了。但是,一想到差不多隔几天就要给所有的庄稼浇一遍水,我就觉得头疼。

别的还好,包括浇水的时候必须来回不停的走动、提水之类的都还能忍受,唯独总是要时不时的弯腰有些受不了。浇一次水下来,腰就感觉要断了。

所以,我就在想该怎么减少浇水的频率或者是提高浇水的效率。

浇水,必然就是因为地里的庄稼地缺水了。如果隔三差五的下一场雨,浇水也就不存在了。可是,这自从进入夏天以来,好像还没有过一次下雨。

距离最近的一次下雨,应该是在3月底4月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悠闲岛上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下雨了。指望下雨来减少我浇水的工作量,看来是有些靠不住了。

下雨,如果我能控制下雨就好了。我看着满天的星光,自言自语道。

下雨自然不是我目前掌握的资源能够控制的,但是我是不是可以让菜地尽量的保持湿润呢,这样的话我也可以不用专门的去给它们浇水的。

这个时候,我脑子里就出现了一幅画面,我有一年冬天的时候去一个农场摘橙子的时候,看到地上横七竖八的连着很多条细小的塑料水管。当时觉得好奇,就随口问了一句那农场的老板。

老板告诉我,那是农场的滴灌系统,那些管子在每棵橙子树的位置会有一个小孔,然后会定时的通过这些管子给橙子树浇水。更关键的是,有些时候给橙子树添加肥料也可以通过这个滴灌系统进行,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好处是方便而且不会浪费水资源。

塑料水管,我肯定是弄不来,但是我的悠闲岛上竹子倒是大把而且免费的,只不过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而已。

想到就要做到,这就是我悠闲岛岛主的风格。很快,当天晚上,我就在脑子回忆了曾经见过的那个滴灌系统,其实结果并不复杂。

结合目前我种植的农作物的情况,我决定给玉米、芋头、黄瓜这几种农作物每一株都单独设置一个滴水孔,给生姜、红薯这种不怎么需要浇水的则随机的布置一些滴水孔。

5月11日这天开始,我连续四天从牛鼻山砍伐窝竹回来,具体砍了多少竹子我也没具体去数,反正竹子这玩意年年都有新的,而且一年时间就成材了。

原本计划是用一根棍子把竹子中间的竹节给打通,但花费半天时间才好不容易打通了几根竹子,这个方式的效率实在太慢了。

后来我干脆直接把竹子给剖成两半,然后去除竹节就变的非常的简单。竹节去掉之后,再把分成两半的竹子合拢在一起,并用藤条捆扎住。

之后,我在高出菜地大概一米左右的位置,临时建造了一个蓄水池。然后,将竹节打通后的竹子,根据玉米、黄瓜、芋头等种植的行列一排一排铺设好。然后,这些竹子又分别连接在从蓄水池连通过来的竹子上。

随后,我再根据每一株玉米、黄瓜等庄稼的位置在竹子对应的位置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