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御虚英豪传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卓相如拜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卓相如拜将》

“我知道!”芙菀仰头道:“谁叫我冰雪聪明,又受照顾,呵呵!可你有母亲陪在身边,我呢?不服我,我有什么值得大家嫉妒我的?你们想自由想放肆,自己去追啊,别挤兑我啊!现在,我反思己过了,你们抓着不放,好,那就干到底!看谁能挺到最后!送客!”

几个公主踉踉跄跄,完全没有来时的气势,几个公主走近芙菀还拍拍她的肩膀,她以回以笑容,只是那笑容已经没有从前的稚嫩。

几番行动下来,卓相如摸清了契丹精兵出动规律,这一次他们要打个伏击仗,因为斥候和内应报告对方主将更换,此人善攻不善守,近来因功自傲,有勇无谋。

胡文跑过来道:“你哥那边准备好了,就怕敌人不来。”

卓相如道:“对方可是铁鹞子出动,精锐中的精锐。”

“这就要看我们这支队伍平时训练如何了。”

胡文道:“你这次回来,变化很大,很大,大家有时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好好准备去。”

“是。”

瞅瞅林尽的小溪水,脑海里闪现着师公的教诲,“相如啊,你看那蔺相如还是个文官,面对秦昭襄王那样虎狼之主,渑池之会,为了国家颜面,尚且据理力争,毫不畏惧,最终文武相益,完璧归赵,此等风范,成就了他蔺相如的千秋英雄气,你如今是个武将,既然立志做一个大将军,那就一往无前,重塑你坚毅灵魂的一定在你所为的事业中!当初我为周将,也不会想到赵匡胤黄袍加身,然而身为周将,披肝沥胆,一心疆场,必乃英雄所为!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边关成就一番事业,无愧天下任何人,且有益万万人,万万年后,你依然是大宋的少年英武将军!去吧!”

就在卓相如回忆的时候,草叶讯息吹来,敌人斥候摸索过来,全体隐蔽。

斥候离去,骑兵一千即将越过树林。

“胡文!截断敌人后路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领命!”

大战在即,卓相如心中一腔热火,隐忍很久了。

“杀!”

五百队伍分作两路,分包敌人侧翼迅速攻击,敌人骑兵迅速掩杀,机动之快,冲撞得先头百人瞬间牺牲十几个人,但对方也没想到,这面前的几百人,个个体格壮硕,九尺汉子重甲急行,挥舞狼牙棒和特质长款军刀,截杀骑兵,一时把敌人一分为三段,这支军队以快速歼灭为唯一目标,一刻钟功夫,敌人想回撤,却被胡文和甄雷益两支军队围住去路,砍杀一气,骑兵继续追击,直到对方千骑逃走不到三分一,一役大胜。

就在卓相如攻击之际,边关数处也传来捷报,敌人轻敌者败,我方善攻者多胜,萧太后闻罢,派特使巡查骑兵,斩杀一批无能之辈,更换一批将领,跟韩德让商议,大宋军威正盛,如果不及时挫伤,恐契丹兵马大不利,近年连续攻击,钱粮消耗不少,此后行动以抢劫对方物资为重,又皇帝耶律隆绪发令,三军加紧备战,草原各部及时缴纳赋税,南征即将开始。

消息送到东京,皇帝大为惊喜,听到卓相如的军功,对着杨延昭的举荐发了愁,“升为定远将军?”

“这是不是太快了?”

正在他琢磨不定时,寇准到来,“官家,恭喜官家,边关将士连续大捷,此乃国运昌隆之盛气啊!”

赵恒停顿数秒,心思,“有你这般盛气嘛?”

“臣觉得此种消息,此又收多少钱粮更重要!多少年来,边关遭受劫掠,每次都得送补赈灾,百姓渴盼太平,却很少太平,这下我方将领主动攻击,百姓拥护,这是大吉之象!尤其是几个年轻将领,盛气勃发,战报告捷,实乃大宋幸事!”

赵恒盯着他,好一会才回复,“这几个年轻将领,升得太快,太快了。朕觉得还得历练历练!”

“不快,官家,有功就得赏!这是治军要害。不像治理文官,军功自古难得,官家没听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嘛?该封!这是给大宋百万军队看的,看得出官家胸怀和大宋气象,告诉大家,只要有心报国,立志疆场杀敌,定能升官发财,封侯拜将!”

“升官发财?封侯拜将?”赵恒不悦,“战场杀敌?就是为了这个!”

寇准笑道:“官家,想一想,什么人打的仗?国策是轻武重文,什么样的心和脑袋,不去搞文章,而去边关把生命丢出去,这些杀敌报国的,我们给他们定高调,说好话,利国利民,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怕死?我们表示的少,总该激励一批大好青年吧!大唐帝国为何兵威远拨?不就是国策重视,出将入相嘛!边关不稳,将士无气,如何保佑大宋保佑官家!禁军缩在东京,一旦契丹铁骑开拔,临时用兵,万一稍有差池,嗨!万一来不及部署,官家真的要迁都嘛?派出去的侦候和内应,消息已经确定,契丹狼子野心,就要全军出动了。”

“你,你说了几个问题,还不得一个个解决?眼前是要如何封赏?明天大朝一起议论!”

“大朝议论?议论个球啊?官家就不能乾纲独断,快速决定嘛?这有什么好议论的?该封赏封赏,该升官升官,该处罚也要毫不客气!治军就得严上加严,更得张弛有度!”

“我是张驰有度啊?你太着急了!”

“官家太磨叽了。”

“你!”

“官家,议论完大家都不同意,就冷落边将了吗?一堆搞诗词歌赋的人懂什么疆场之事?他们不会同意的?难道官家去浪费时间?”

“难道就不因该跟他们讨论讨论嘛?我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与你寇,寇爱卿一个人治天下!”

“那也得听对的啊!”

“就你一个人对?”

刚说罢,门口道:“宰相到!”

毕士安进来就恭喜赵恒,“官家!这些年轻将领使得边关气象焕发,真乃我朝幸事!官家领袖群伦,善治军队,以文治武,真乃尧舜在世,秦皇汉武所不如啊!”

赵恒不说话,毕士安笑道:“哦,臣觉得该给这些年轻人一点皇恩,让他们在今后更加体贴圣皇隆恩,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所以,臣觉得寇大人在兵部的建议着实精准,希望陛下准旨。”

赵恒看看寇准,寇准看看毕士安,寇准仰头微笑不吭声,赵恒道:“既然宰相都说了,那就照办吧!朕累了,待会还得去翰林院。”

二人离去,寇准瞅眼宰相,“老兄啊,非得这样吗?你跟我说的有何差别?”

毕士安笑道:“此乃帝王道,君不屑如此,可事实是,该如此啊!”

寇准笑了笑,思虑片刻,“没那功夫琢磨这个,这次你来了,下次不来,这种正确及时办理的事,就不干啦?”

毕士安拍拍寇准的肩膀,从怀里拿出一本《道德经》给他,“没事的时候翻翻,不影响你治理国家。”

寇准接过,“我看这个干啥,没空,心意领了。”说着甩袖子大步走去,毕士安摇摇头,“能耐是能耐,可谁是皇帝?你是皇帝,那就更没有朝臣什么事了……”

杨延昭接过钦差圣旨,回到军营,众人沸腾了,杨延昭升为都巡检使,前往宁边军作战,部下近万人。卓相如升为定远将军观察使,和杨延昭从此分开治军。

临走之前,卓相如感谢老领导的帮助关心和栽培,杨延昭道:“你已经具备成为一名大宋战将的一切条件,往后疆场凶险,万望安全,保家卫国,立志做个大将军,我看你甚至可以考虑将来到朝廷中帮助你的义父,他就快成宰相了吧,好了,别送了,到此为止,大家各自保重!咱们战场上见!驾!”

一匹黑骏,领着才招来的兵马足有近万人,浩浩荡荡奔宁边军赶去。

卓相如感叹,“假使朝廷信任武将,如何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不行,我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收复河山!”

抹干眼泪,送走杨延昭的军队,卓相如独领三千正规军驻守望都县和保州之间的宋辽防御地带,常驻地为唐河中间地带,周围全是水上长城沼泽地,辽军南下必经之地。

刚到防区,就来老朋友了,“将军,有义军统领求见。”

来人五个,下马在营外等候,卓相如安排完斥候,分发令牌这才出来迎接。

门口三男两女,但见为首一个女子笑呵呵地看着他,“识别多日,当刮目相待啊!”

盈凰说罢,卓相如笑道:“姐姐这话说明我从前得多么不省心啊,呵呵。”

盈凰回身,“你看谁来了?”

卓相如定目一看,那人缓缓回头,眼泪已经流出。

“母亲!”卓相如几步跟前跪下,“母亲您怎么来了?”

“我儿快起,为娘实在想起,又怕军规不允,这才到盈凰那里,娘就是看看你,看一眼就够了,一定不耽误你做事。”

“娘亲不要这么讲,孩儿对不住娘亲,不能在身边伺候实在不孝!”说着跪下来磕三个头。

“快快起来,叫人看见不好。”

东明和南光即刻跪下,“拜见主母。”

“快快请起,别客气,叫人看见,我这心里不舒服。”

卓相如回头再看,但见一个熟人立在那里,“你是?我好像认得你。”

“褚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