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崛起的家族 > 第373章 别让儿子的娘太惨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3章 别让儿子的娘太惨了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拿上一个小包袱就离开了家。

想要再找亦广不那么容易了,亦广已经有了新家了。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亦广,亦广问她:“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在这个男人面前,她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了,想了想小心的说道:“那个房契虽然在我母亲手里,可是房契上却写的你的名字,母亲想把房子给我弟弟,你把房子收回来吧!我不想便宜了他们。”

亦广在心里叹息一声,他们还真的因为那房子闹起来了,很显然,媳妇根本占不到便宜的。

亦广皱了皱眉头说道:“房子收回来很容易的,卖掉更加的容易,可是这样一来,你和你娘家就撕破脸儿了,你怎么办呢?”

媳妇小心的说道:“我们就不可能了吗?”

亦广摇了摇头:“我已经又娶妻了,现在这个家,也是在岳父母的村庄里,你叫我怎么办呢?”

媳妇立刻慌乱起来:“我给你做妾!不不不,你把我养在外面也行啊! 我……”

媳妇走近了亦广,小声说道:“你肯留房子给我,就不是那么无情无义的人,就算是看在儿子的面子上,你别让他娘太惨了好不好?儿子也是你亲生的,你总该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吧!”

亦广似乎动心了,但还是说道:“我必须问一下我媳妇的意见……”

他还是那样疼媳妇,还是那样尊重媳妇的意见,可惜那个媳妇已经不是自己了。

见到了亦广的新媳妇,比自己年龄小,见到自己的时候,微皱着眉头,一脸的冰霜。

人家这样对自己也是对的,人家才结婚不到半年,自己就找上门来了,没把自己轰出去,已经算是好的了。

小心的叫了一声:“大娘子”,人家没有应声,赶紧改口,叫了一声:“大夫人”。

那女人才对自己说道:“妹妹不必太客气了,老爷的心眼儿太多了,这种难题交给我,真留下你做小,我在娘家门上不好看,再怎么说也应该便宜了娘家的姐妹,可你又给老爷生过孩子,这该怎么安排呢?”

老爷?这样称呼合适吗?亦广才多大年纪呀?20多岁被称呼为老爷合适吗?

那位夫人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微笑的解释道:“我虽然出嫁了,却住在娘家的村子上,我叫老爷是给自家长长脸儿,再怎么年轻,也已经成家立业了,叫老爷是应该的……”

自己输的一塌糊涂是应该的了,自己可没有这些见识,也没有人家的气度。

自己那时候连个姥姥奶奶都不给分清楚,亦广说自己的时候,自己还觉得无所谓,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位夫人最后把自己安排在一个宅院里,领着一群女人轧棉花,纺线织布,应该算是个外室吧。

自然没有了名分,也没有了土地,但是已经顾不上了,好歹算是有一条活路吧,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计较了。

亦广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不给这个女人一条活路,将来孩子长大了,也不好交代。

不过丈母娘家就不用顾忌了,义广很轻松的把那房子卖给了一个很横的富户,那个富户可不会对丈母娘家客气,很轻松就把房子给收走了。

至于他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了,连问都没有问过。

亦广在新媳妇的扶持下,发展的非常快,让老憨非常的满意。

老憨对孩子们说:“选对个好媳妇很重要的,但也没那么重要,选错了可以再选的,只不过麻烦一点!”

这话主要是说给亦杰听的,挺好的一个孩子,怎么还不着急呢?这孩子的姻缘还没到吗?

这一天老憨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应该是子玉的不速之客才对。

那个黄三爷登门儿了!

老憨他们这才知道,黄家完了,败落了,而且还是很彻底的那一种。

有一个捐官,做了黄家那个县城的知县,捐官没有什么好说的,上任的第1件事就是要捞钱,花了那么多钱,捐了个官儿,自然要有所得才行啊。

老憨领教过这些捐官的厉害,大灾之年变着花样收税,被打死的那个知县就是个捐官!

可是听完黄三爷仔细的诉说,老憨才知道,这一位捐官,聪明的多,手段也高明的多,可惜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把自己给玩死了,还把黄家和一众富户员外都坑惨了!

这位知县大人上任之后,也收老百姓的苛捐杂税,但是收的不是太多,他想到了另外一个发财的门路,那就是朝廷的赈灾款项。

本来这也是个老套路了,什么地方受了灾,上报给朝廷,朝廷自然会拨款救灾,但是那些救灾的款项之类的,却会被层层剥皮,一直到了地方上,也就所剩不多了。

可这位知县大人是个捐官,他非常熟悉朝廷捐官的套路,没有向上面请求过多款项物资之类的东西,只是请求上面给几个捐官的名额,他自己想办法让富户员外之类的掏钱赈灾。

朝廷一想,这个主意不错呀,于是就拨给了他一些名额。

本来这样挺好的,那些名额可没有办法被半路截留,而且地方上能够自我救灾,也省去了朝廷很多的麻烦。

可是这位知县大人,这样玩了一次之后上瘾了,卖官的钱来的太容易了,这样的钱留一半给自己,本来就是规则之一,而且贪污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而且朝廷查的也不严,本来就是以虚职为多,对朝廷的体系也没有太多的影响。

于是没有灾荒的时候,知县大人也一个劲儿的上报受灾了,让朝廷继续给他一些名额。

这自然会引起上面的怀疑,知县大人很聪明的,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的员外富户都绑在一条船上,让大家一起应付上级的检查。

怎么才能绑到一条船上呢?知县大人想到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放高利贷!

知县大人亲自出面,借大家的钱用一用,不白借,给高额的利息,20%的利息。

这些利息当然赶不上9出13归的高利贷利息高,可这是知县大人借钱呀!这代表的可是朝廷,没有不还的道理,能给20%的利息,那就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