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智障儿童欢乐多:古代盐的获取难度应该比糖低吧,就这样普通人连盐都难以获取,糖是不是更难?

-去你爹的呵呵:盐在古代本来就很缺的,盐矿少,基本只能是上层人才能享受的。更普遍的是海盐,而且很长时间主要靠煮盐,效率低,还耗费大,盐价自然就下不来。但盐和糖不同它是生存必需品,所以哪怕价格再高,百姓也会咬牙买,所以与其说是获取难度,不如说两者的重要性不一样。

-v587的鬼灵精:盐获取难度低是从汉武帝盐铁官营后开始的,而不是技术问题,糖从来没有被限制,自然获取要更容易,再者糖的原料常见,甜的水果、甚至不算水果的东西,都能拿来搞,甜味替代品颇多所以糖的获取也不是很难。

-阿鲁卡四十块:@v587的鬼灵精:盐的获取难度降低虽然有官方专营的缘故,但应该也有晒盐法出现的缘故吧,比起需要大量的燃料和人力投入,成本较高的煮盐法,晒盐法只要建滩、纳潮、晾晒就能靠风和阳光晾晒,就能获取盐结晶。这样一来投入变少、产出增大,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

-我的童年阴影@阿鲁卡四十块:应该不是能只这样算的,打个比方,宋朝晒盐法有了吧?但因为当时的盐税高,所以盐价还是居高不下,是要看具体朝代吧,虽然我们统一说古代,但那其中是几千年的时间,差距大了去了。】

出乎许多人预料的是评论区众人的讨论……怎么说呢,和视频内容搭边又不太搭边的样子。

居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会继续顺着下去这讨论——什么才能让他们古人震惊之类的话题。

“快快快!记下来了吗?记下来了吗!”一个老妇焦急地催促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儿。

在她一旁一大家子人脸上也都是和她差不多的神色,他们紧紧握拳一会儿瞧瞧仙幕,一会儿又忍不住转头去瞅几眼那个女孩儿。

被所有人都投以注目礼的女孩儿,没有功夫回答什么,只是那双眼睛牢牢盯着仙幕,把那些轻描淡写,就透露出他们普通人终其一生不可能获得的技术的评论,深深烙印进脑海。

看过两遍后,虽然只要稍一回忆脑海就能浮现相关记忆,但她深觉不够,生怕出什么岔子,还是快速的再读过几次,只为图个周全。

看着评论向上滑动,那写着石蜜和红糖制作方法的评论消失不见后,她才缓缓呼出一口气,朝身周的家人们点点头,说:“都记下了。”

“呼——”

于是一直面露焦急的众人也心下一松,长舒出一口气来,接着又想到什么一个个全都面露喜色。

金兰娥也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虽然她一直记东西很快,但她一个女儿家,又不能读书去考取功名,所以也从未觉得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但自从仙幕出现后,她的这份能力让她可以很快就学会了仙幕上出现的后世文字,虽然那字和当下用的不一样,但那也是字啊!

这让从前因为种种条件不允许,而空有好记性的金兰娥怎么能不生出高兴。

而此时更是让她第一次如此感谢自己有这么个能力,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下那大片大片的文字,记下那如果不是仙幕出现,她永远无从得知的珍贵技艺,也是她家以后能不能赚到钱的关键。

当然仙幕毕竟是所有人都能看见,那这制糖法自然也是一样,因此她也没有指望凭着这个能有什么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叫家里有个额外收入来源也是好的。

应该总有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家,比起自己动手,还是去不介意花几个钱买糖。

之后的提到制盐法更是让金兰娥瞪大双眼,就像后世人说的比起糖,盐可是必需品,每个人家都必须买的。

当然这个东西也不能不是他们能碰的,但如果只是自家做的一点给自个儿用,那一般应该是不会追究。

但随之她又露出可惜的神情来,她们家附近并没有海,河倒是有,但河里又没有盐。

……………………

金兰娥家附近没有,但有的是人就住在海边。

沿海地区的百姓们看到评论提到的晒盐法,顿时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评论说的那几步骤并不复杂,而且就算评论没说具体过程,只单凭这一个“晒”字,他们也差不多能理解这个获取盐的法子要怎么操作了。

这样简单又不耗费额外什么东西的方法,怎么能不让这些人喜出望外呢,这样一来他们可是又能省下一笔花销了。

至于也只能官家卖?

他们又不是做来卖的,这是做来自己用的,这天下总没有还管人家自己的家用的道理吧!

————————

嬴政对于晒盐法这个看起来和听起来都确实简便、节约很多的新法子的出现,感到颇为惊喜。

他先习惯性看向墨家众人那边,对上墨家巨子投来的迷茫视线,顿了顿,又若无其事地转移视线看向他处,就好似他只是随便一看。

心下想着,此事和墨家并没有什么关联,反倒是农家那边还多少能沾点关系。

不过:“仙幕所说的新式取盐法是否可为,具体该如何做,此事就交由盐官那边实验,确定好其中一应流程、做出成果后再上报给朕。”

盐官是主管盐政的官署,谁又能说这不是属于他们的范畴呢,农家那边他还另有安排呢,在这说此事也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需要多费点心和时间罢了,无论谁来做都可以。

所以交由盐官那边来实验,嬴政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盐官那边的官员满心茫然的应诺之后,整个人都是蒙圈的:陛下此事好像有些不对劲,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口?虽然我们是盐官,但,但原来还需要自己亲自去制盐的吗?是这样来着?

最后他也觉得有点晕乎,觉得有哪里不对,细想又好像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