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甲九观 > 第176章 朕的劫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宫凤仪殿

低眉顺眼的宫女内侍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仿佛生怕自己呼吸声重一点都会惹得主子不高兴。整个宫殿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尽管曹皇后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多余的神情,但仅仅凭借太子仲楚在天坛上的表现,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如今这表面上的平静,只不过是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短暂安宁罢了。

“摆驾!本宫要去一趟养心殿。”

终于,皇后娘娘开口了。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

听到这话,那群一直战战兢兢的下人们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当他们得知皇后要前往养心殿时,刚刚放下的心瞬间又被提了起来,一些人甚至紧张得心跳加速、喉咙发紧。

毕竟,养心殿可是夏皇日常处理政务和休息的地方,曹皇后已经有近百年不曾去过,如今突然要去。

就在曹皇后移驾养心殿之时,她突然发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养心殿门口竟然站着两个人!他们究竟是谁呢?看起来,这两个人似乎既像是在等待夏皇的接见,又仿佛是特意在此地等人。

开路的小内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远远便瞧见了那两个身影。

他当即转身,脚下生风,小碎步如同旋风一般飞速地跑回曹皇后的凤辇前。

“启禀娘娘!”小内侍双膝跪地,毕恭毕敬地禀报,声音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张太师和吕太傅此时此刻正站在养心殿前闲聊。依奴才所见,他们多半是冲着娘娘您来的啊!”

曹皇后听闻此言,秀眉微微一蹙,心中暗自思量:“这两位大臣平素与我交往并不密切,今日怎会在此处守候?莫非是有要事要向我呈报不成?”

她稍稍思考了一番,心中有了计较,觉得此时不宜打草惊蛇,还是先按兵不动,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想要干什么。想罢,她轻点了下头,向凤辇上的车夫示意继续前进,向着养心殿缓缓驶去。

还没等曹皇后的座驾往前走几步,那两个人就主动迎了上来。

站在旁边的小内侍见状,连忙也走上前去,不失威严的看向他们,低声质问:“请问两位阁老拦住我家娘娘的去路,究竟是何用意?”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警惕,眼神紧紧地盯着对方。

太师张文并未急于开口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吕有为身上。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平时早已不再参与早朝,但今天却破例出现在此地。由此可见,白天那场漏洞百出的祭天大典所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整个朝堂局势的动荡不安。

满脸皱纹的吕有为嘴角边挂着一抹笑容,对于近在咫尺的内侍视若无睹,反而转身向着曹皇后所在的车驾恭敬地拱了拱手。

“今日之事发生后,微臣深知娘娘心怀天下苍生,所以特意前来此处。然而,此事并非仅关乎陛下的家事,更是涉及国家安危之大事!陛下接下来应当何去何从,不仅朝中众多官员密切关注,就连处于苦难之中的大夏子民们,也都在翘首以盼啊!我大夏再也经受不起任何闪失了!”

张文同样站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道:“还望娘娘恕罪,微臣今日实在是冒犯了,但若娘娘的车驾真要从此处过去,那就只能从我与吕阁老的身躯上碾压而过!”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决然的气势。

说完,他与吕阁老一同并肩而立,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毫无退缩之意。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两座坚不可摧的山峰。

事到如今,车驾内的曹皇后又怎能看不出来呢?她心中暗自思忖道:“眼前这两位,前来觐见夏皇恐怕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真正的目的,乃是想要劝说我啊!”

只见曹皇后微微眯起双眸,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如同两道冷冽的寒风一般,从两位阁老身上扫过。

她的声音低沉而沉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智慧,宛如天籁之音一般,在空气之中缓缓传播开来。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和力量。随着她的话语响起,整个空间似乎都变得凝重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其中。

她微微抬头,目光扫过眼前的两位老者,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但却又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敬畏。她缓缓地开口说道:“二位阁老啊,在这养心殿前,可不能对着本宫不讲理啊!”

她的语气虽然柔和,但其中所蕴含的威严却是丝毫不减。

此时此刻,养心殿内一片肃穆。

夏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冽地盯着跪在他面前的魏和。魏和低着头,不敢与夏皇对视,但他的身体却微微颤抖着,似乎在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你果真从未让朕失望过,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心思的?\"

夏皇的声音冰冷。

魏和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来,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平静的笑容,但那笑容却显得有些苦涩。

\"陛下,这都是你的劫数,众叛亲离之劫!\"

魏和的声音不大,却在寂静的养心殿内回荡着。

夏皇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不明白魏和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他能感觉到魏和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

\"何为朕的劫数?你给朕说清楚!\" 夏皇厉声喝道。

魏和咬了咬牙,继续说道:\"陛下,您可还记得当年您登基之时,曾立下的誓言?您说要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要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可是如今呢?五百多年过去了,天下战乱不断,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而您身边的忠臣良将也一个个离您而去。这难道不是您的劫数吗?\"

夏皇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当然记得自己当年的誓言。

但如今的局面并非他所愿,他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可是伴君如伴虎,一旦坐上那个位置,又有多少人,可以保持初心呢!

\"这些都是朕需要面对的挑战,与你又有何关系?\" 夏皇质问道。

魏和苦笑一声,摇摇头道:\"陛下,臣跟随您多年,深知您的为人。您早年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只是有时候太过固执己见。如今呢?不仅顽固,更是只顾着昌邑城一城之内的繁华,如今我大夏的局势已经如此艰难,如果陛下再不改变策略,恐怕……\"

“够了!”

夏皇突然出声打断了魏和的话语,他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明显的怒意。

“朕不需要你来教导朕应该怎么去做事!你只要安安分分地将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务处理妥当就足够了,至于其他方面,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情!还有那所谓的新政,就凭仲楚目前的状态,你觉得光依靠他一个人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吗?”

面对夏皇如此严厉的质问,魏和默默地低下了头,不敢再轻易开口说些什么。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刚才的言行已经惹怒了眼前这位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然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后悔或者后怕。

夏皇的目光始终落在魏和身上,眼神之中流露出一抹不易被人察觉的无奈与叹息之意。

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明白魏和所说的那些话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想要真正改变当前这种复杂且艰难的局面又谈何容易呢?

这其中牵涉到太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除了治国理政,他还有一个更加宏大的梦想,想要实现,那便是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