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草根书记 > 第127章 申请提级审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广南自以为是的以为,只要有强大的律师团队,就能打赢官司,因为他一向认为,律师在法律上是无所不能的,能把输的官司赢过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安排销毁证据的事情,都被人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成为了证据,如果没有这些证据,还真不一定能赢的这场民告官的官司。

马广南又召集了自己的核心幕僚,商量该怎么应付这场引人注目的官司,法院院长张继明虽然是擅长逢迎拍马,但毕竟混迹法院几十年了,多多少少知道怎么用法律解决问题,他望了望核心圈的几个人,笑着说道:“现在这个局面的形成,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方也有深谙熟悉法律法规的人,为他们出谋划策的,我们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得化被动为主动,我们提靖共同的上级介入这事情,这样的话,他们的庭审,我们可以找理由不参加的。”

其他的几个人听了张继明这样一说,也是非常高兴的,甚至是有点小兴奋,小激动,好像是:峰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尤其是马广南,更是高兴的不得了,拍了拍桌子边,笑着说道:“还能这么操作!看着老张也能称为专家了,你具体说说怎么办才好,时间拖一下,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应付了。”

张继明被马广南这么一夸,咧嘴笑着说:“我们可以提请共同的上级,最高法院介入,理由是在他们那里开庭,有缺乏公平公正的嫌疑,怀疑他们会暗箱操作的,总之就是找适当的理由,提请共同的上级介入,这事情没有一个月是没有眉目的,我们再加大公关力度,让这个案悬着,拖延个三两年的,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马广南一听,高兴的说道:“这个办法好,我们就按这个办法去做,下面的具体运作,就由老张负责,我们几个全力配合着。”

张继明兴奋的忘记自己叫什么了,能让市委书记配合自己,说明什么?

说明自己的份量是举足轻重的,在市委书记心里的位置是靠前的,那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是心知肚明。

但是又不能过分的表现出来,大家都是官场老人了,都是老狐狸,都是狡猾的很,张继明谦让的笑着说道:“还是书记您,坐镇为好,我们几个人跑跑腿,干点力气活就是了,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再由书记您出面解决。”

马广南一听,心里很是受用,自己还是核心圈的核心人物,刚才谦让的话,只是试试张继明的态度,如果张继明真的是不识抬举,自以为是的指挥大家,协助他办事情,那他的末路就到了,官司的事情一结束,他也就凉凉了,自己的卧榻之侧,且能容他人酣睡。

马广南等人商量出来了对策,马上给白山去了电话,让他们不必准备参加庭审,立即返回。

白山等人一听,立刻返回去,那是巴不得的事情,立马收拾收拾,返回了茂业市,真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白山等人一返回了,叶玉梅就从丁洁那得到了消息,怎么回事呢?怎么突然间就撤了?肯定是得到指示的,不然他们是不敢随随便便的就撤了的,这中间是发生什么事情?叶玉梅心里想着,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苏江省高院,忙着准备开庭的事情,当高院院长得知了茂业市的一班人已经打道回府了,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人家已经准备提级审理,这样的话,就可以赢得时间,这就要看谁的关系硬,从打官司变成了打关系,法院只是陪练的角色。

因为这案子受到许多人的关注,被告突然间毫无征兆的撤回去了,这不是正常的情况,难道他们真是要缺席开庭审理,还是另有所图?

各方都迷糊了,等法院的专业人士道出了他们的猜测,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人家想到了应付的招数,两家法院的共同上级,只有最高法院了。这下子,双方拼的就是实力的大小了,谁力量大,谁就能赢得官司,大伙儿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当叶玉梅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后,也是不知所措,好像是煮熟的鸭子飞了。打乱了制定的一切计划,下面的事情怎么安排呢?

叶玉梅只能求助韩景了,因为众人都认为韩景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很少按常理出牌,也许他能更好的办法呢!

当韩景在电话里听到了叶玉梅焦的语气,又慢慢听完了她的叙述,先是好言好语的安慰她,然后亲切的说道:“这事情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再添把火,把火势烧的再旺些,让那些想帮他们的人不敢帮,到不想帮,再到不能帮。”

“他们申请提级审理,估计是基于两个方面的,一是,争取在时间上有个缓冲区,不至于被这事情弄得手忙脚乱的,这样的话,就能腾出手脚,集思广益,想出来办法,从容应对这个事情了。”

“二是,公关方面的考虑,提请共同的上级,只能是最法院了,这样一来,好像双方又同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官司的输赢,就是双方力量的比拼,他们一定认为我们弱小,力量伸不到上面的,所以认为自己赢得官司的概率很大。”

“当下,我们国家各方面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经济,政治,法律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大趋势,借助于这样的局面,为我所用,想方设法的把这个案子架着烧起来,火势冲天才好,那样令世人期待瞩目,就可以了。”

叶玉梅耐心的听完了韩景的话,觉得自己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听明白。

随口就问道:“我只是打算再发表文章的,题目是《权大于法吗?!!!》已经发过去了。”

“那你赶紧通知收稿子人,推迟一个星期再发,不用这么急的,我们得等等对方,让他们休息休息吧,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得有。”韩景笑着打趣道。

叶玉梅本来是有一点明白了,让韩景这么一说,又糊涂了。

韩景接着解释道:“你想想,对方现在全神贯注的盯着这事情的,我们每一个动郑,都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应对,你推迟发表文章,就给他们一个错觉,认为我们是没有什么招数可出了,他们就会松懈,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是不足为虑的。”

“一个星期后,都认为事情差不多定位了,胜败已分晓,这时候我们突然间弄个王炸出来,火爆又引人注目的,我们再动用一下关系,力争把这个案子上升到法律改革创新的标志性案子,那样一来,谁敢为一己私欲触碰?谁敢以身试法?那样的话,这个案子就会被办成了铁案,写进了改革创新成果中,成为标志性的案例。”

叶玉梅听完了韩景的详细的解释,才彻底明白了,韩景的意思,真为他的深谋远虑赞叹不已,自己哪里是找了个好丈夫啊!简直就是捡到了一个宝贝。

叶玉梅明白了韩景的意图后,就得全力以赴的支持他,也是为自己。立刻打了电话给(中华日报)好朋友,叫她想办法,让文章在一个星期后,出现报纸头版头条上。一星期足够她朋友运作了。

为了使文章达到引人注目,尤其是高层次领导的注意,叶玉梅给自己的老爷子叶山峰打了电话,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让他推波助澜。

叶山峰听后,对自己女婿的方案,是大加赞赏,这小子鬼点子真是层出不穷的,这才是走一步看三步啊!站得高,才能望的远。假以时日,他的成就,只会比自己高的。一个女婿半个儿,自己不尽力而为的去帮忙,谁去帮?

马广南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好,因为不久前他的老领导唐一民调入最高法院任常务副院长,深知老领导喜好的他,咬咬牙,准备将自己的十分珍爱的郑板桥真迹献了出去,送东西也是要讲方略的,不然还真不好送出来的,就是送了出去,也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马广南是借口出差到京城,说很久没有见到老领导了,想去看望他,唐一民也是心知肚明,知道马广南有事情求他,但是不知道怎么个求法,他想看看马广南的诚意与表现,然后再做决定,于是笑着说道:“广南呐!谢谢你还记得我,你这么有心了,我也不能让你寒心不是,你到家里来吧!可别带东西啊,如果带着东西来,你就不要来了,我是讲情义,但不讲情面的。”

马广南一听,笑着说道:“我只是看望一下老领导的,不会带什么东西的,我知道老领导一向廉洁自律的,怎么能让您犯错误呢?”嘴里是这么说的,心里却是暗骂:这个老狐狸,真是正话反说,要不是我熟悉他,了解他,真以为他是廉洁奉公的好官员呢!

在约定的时间点,马广南明面上拎着点时令水果,用普遍的纸包着郑板桥真迹,去了唐一民家,他家住的地方,是座老式楼,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那种,唐一民这样的高官住在这里,说明什么?

外人一定以为唐一民是廉洁奉公的好官,这么大的官,住处是这么寒碜,真是人民的好公仆。

马广南见到这样的房子,心里冷笑,心里想着:这唐一民真会装,在广南省时,暗地里都被称为唐千万,意思是他的财产超过千万的,凭他工资,不吃不喝三百年也攒不到的。

马广南在两楼的203室门前,敲了敲门,一会儿,唐一民开了门,见马广南提着水果和一个普通的包装袋,便笑着说道:“来就来呗,还提什么东西呢?我不是叮嘱过,不要拿东西的。”

“只是几斤水果,这应该不会够犯错误的,我多长时间没见老领导了,总不能空手来白吃白喝吧!”马广南笑着解释道。

马广南进了屋子里,抬头看了看四下,屋里很简单的装饰,家用电器都是老式的,连沙发都是旧的,便笑着说道:“老领导真是廉洁奉公的榜样啊!我回去要把您当成我市思想教育的典范,好好的上一堂思想课。”

“不敢,我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在京城象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不足为奇,不足挂齿,我们到书房喝茶去,这客厅一会就呛人的。”唐一民微笑着解释道。

马广南随着唐一民,进了书房,书房也不大,但书却不少,书架上,书桌上全是书,也有不少字画,马广南笑着说道:“老领导真是让人敬佩啊,还是这样的学习劲儿!”

“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不行啊,不学习就跟不上节奏了,关键还是在自己啊,要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的服务人民大众。”唐一民极其自然的说着。

马广南听着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心里想着:说的比唱的都好听,许多书摆在那,恐怕连摸都没有摸过,还为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为你服务还差不多的。

马广南看着字画,惊讶的望着唐一民,满脸媚笑,一副奴才样,佯装惊喜的样子说:“老领导也研究字画?”

“纯粹是业余爱好,自娱自乐而已,不足为奇的,怎么?你有什么大师真迹字画?!”唐一民微笑着问道。

“领导就是领导,什么事情一眼就能看出来了,我今天去西关古玩市场转了一圈,淘了张字画,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觉得好看,就买了。老领导帮我鉴定鉴定。”马广南一边说一边打开包装袋,取出了字画,给唐一民递了过去。

唐一民接过了字画,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当他看是郑板桥的竹子画,两眼冒光,又拿过了放大镜对着印章仔细的研究了起来,十分钟才抬头望着马广南,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字画看着年代久远,但是印章又是不对,我水平有限,实在是鉴定不出来的,要不…”

“京城是大都市,人才济济,这字画就先放老领导这里,您帮我找专业人士鉴定鉴定,我也是在古玩市场淘来玩的,真不真对我说,不重要的”马广南解释道。

唐一民犹豫了一会儿,才勉为其难的说道:“那就先放在我这里,等我联系了专家,再鉴定一下,我也学一手专家的本事。”

看破不说破,肚里全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