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0:我要当公务员 > 第65章 很难实现的新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我帮你打通政策,还有解决交通问题,徽山县还有没有机会?”两人站在湖边,王笠纶忽然问了一句。

李相贤先是愣了一下,脸上是不太相信的表情,这种反应当然也正常。

毕竟王笠纶只是一个正科级干部,其影响力也就在徽山县,但是要让纯外资在工业领域建厂,目前国内还没有先例。

就连国家想引进目前西德的大众汽车,都只让对方提供技术,谈判已经进行了两年,据说都还没有定论。

而除了政策上的难之外,徽山县的交通情况也很糟糕,至少要修一条几十公里的铁路连接到文城,这个难度不亚于在政策上说法高层。

“如果贵国允许,贵县又能通铁路的话,我可以认真考虑。”在短暂的错愕后,李相贤还是给了答复。

听到这个答复王笠纶心中松了口气,虽然很难办,但只要有希望他也会去尝试。

“除了这个两个条件外,还有没有别的条件?另外你手上已经掌握了多少建摩托车工厂的资源?另外能否接受合资的方式?至于合资的比例,是可以友好协商的。”王笠纶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要知道,于是郑重的询问了李相贤。

要说搞钱王笠纶应该还有别的办法,但是目前李相贤是他能接触到的最大资本,直接用李相贤这条线自然更省事,而且双方已经长期合作,也更靠谱一些。

“我在国内有条门路,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起亚工业’?他们现在虽然主要生产汽车,但很多年是有摩托车生产线的,现在我们国家摩托车的市场很小,轿车开始普及,起亚工业有一条闲置的摩托发动机生产线,会被当做废品处理,我实际上已经将其买下了,另外还有一些配套的生产线,我来你们国家,一直就是想做成这件事。至于合资与否,确实可以谈,正如你所言我是商人,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李相贤同样很严肃的说道,这次也算给王笠纶交了底。

王笠纶闻言是有些感慨的,我国接下来十几年摩托车市场有多大他是大概知道的,但上一世他没听说有南韩资本进入其中,更不知道世界富豪中有李相贤这号人,所以原本的轨迹中,李相贤可能最终也没有成功,而错过了这个机会,他应该也没有在商业领域掀起什么风浪,最后泯然众人了。

“请等我的消息,我会尽力促成此事。”王笠纶无比郑重的说道,他已经决定要做这件事了。

“若此事能成,你便是我恩人。”李相贤也表现的无比郑重,而他竟然说出了这种话,可见他是多么想做成此事。

仔细一想倒是能理解李相贤,虽然是财阀公子,但是已经失去了继承权,估计多年积蓄也都砸在了摩托生产线上,这件事能成他还有翻身机会,不能成的话确实这辈子也没什么机会了。

就在王笠纶陪着李相贤游览河西名胜时,河西省委接到一个电话,这电话是京城打来的,还是以前的老领导赵群山的电话。

在电话里赵群山表扬了徽山县改革试点的成果,最后很直接的告诉现在的河西第一书记,王笠纶同志要重用,他还不算委婉的透露了,这是巨峰同志的意思。

等河西的马书记挂了电话后,立刻找来了省委组织部长,同时也详细了解了王笠纶的情况,这一番了解下来,马书记和组织部长可犯难了。

“才二十二岁?而且升正科还不到一年?这怎么重用?直接当县长?还是调到省厅担任实权领导?”马书记一看到王笠纶的履历,也觉得是个难得的人才,但这年龄这晋升速度,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重用?

“正常流程应该先升副处,要不直接安排正处级职务?到地区做某局的局长?或者来省城当个区长?”组织部长给出了两个方案,不管哪一种都是绝对的提拔重用,并且都是越级提拔。

不过马书记摇了摇头,而后一脸沉思的说道:“都不合适,容我好好想想!”

以马书记的地位和权力,组织部长的这两个建议他都可以采纳,而且就算越级提拔也是在他权力范围之内,在规则之中。

但问题就在提拔王笠纶是巨峰同志的意思,恰恰是这个原因,该怎么提拔重用变成了难题。

这和下属同级来要官来利益交换不同,这是领导首长要培养潜力干部,所以重点其实在培养二字上。

“先让地委组织部找他谈谈话,一切按正常流程来,咱们先看看这位小同志自己是什么意思。”片刻后马书记终于有了决定,而这个决定竟然是先按流程来。

组织部的流程,那自然是考察谈话,一条龙走下去。

几天后李相贤离开了,王笠纶开始思考如何促成此事,他想了很多,但摆在面前的两座大山,一座是政策,一座是交通,仿佛无法逾越一般。

目前他只想到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杨启光说服赵群山在政策上支持外资落地,一个就是看能不能利用苏静秋的关系,找到她的副部长父亲,利用这层关系促成修建徽山到文城的铁路。

不过不管是哪一个,难度都不是一般的大,首先他已经和杨启光说了这件事,这次连杨启光都不怎么看好,感觉难度太大,甚至有些不现实。

也要知道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都非常薄弱,整个河西省都拿不出像样的工厂,在这里建大型的,甚至对此时的国内来说算是高科技的工厂,简直是天方夜谭。

好在就算杨启光不看好,还是答应探探赵群山的口风,总算让王笠纶的想法不至直接胎死腹中。

似乎上次改革试点,王笠纶的好运就用尽了,这段时间他又陷入了那种按部就班的日子,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的常态化状态,哪有人是一直好运不断的?

改革试点结束后,外人眼中王笠纶这个编委办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报开会等下班,实际上这大致也是他目前的状态。

如果找不到新的突破口,正常情况也就是再混上一两年,他和杨启光都会升上一级,这还已经是他们做改革试点的功绩,如果没有这个功绩,五年十年都不一定能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