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嘉公主一寻思,整个皇宫里穿飞鱼服的就俩人。

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武安,另一个就是高天卫都指挥使朱政。

一想到朱政可能在长宁宫,永嘉公主的心就开始小鹿乱撞,赶紧跑来看看兄长。

朱桂见永嘉亲自端水来,心想妹妹真是长大了。

可定睛一看,却发现妹妹虽端着水,眼睛却盯在了朱政身上。

朱桂心中的一丝喜悦瞬间烟消云散。

这妹妹,有点不靠谱啊。

于是,朱桂干脆自己动手,左手抢过朱政递来的两片药。

右手夺过永嘉手中的水一饮而尽。

“妹妹,哥哥没事,你回去上课吧。”

“哥哥!”

“我可是你亲妹妹,怎么舍得丢下你不管。”

朱桂对这话的真实性表示严重怀疑。

不过,朱政倒是被他们兄妹情深感动了。

“你们俩的感情真好,真让人羡慕。”

永嘉公主一听,脸唰地红了。

但朱政也没在这上面多费神,夸了一句就开始交代注意事项。

“吃了药之后,一日三餐要清淡为主。”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喝酒。”

“就算是食物里含有的酒精成分也不行。”

“我给你的药和酒混着喝会有剧毒,同时服用会立刻丧命。”

朱政故意说得严重些,就想引起他们重视。

果然,朱桂一听就紧张起来。

“那我以后都不能喝酒了吗?”

“政哥你怎么不早点说啊?”

“放心,吃药后半个月内不喝酒就行。”

“你好好休息,我和熥熥先走了,明天再来看你。”

朱桂吃完药还想喝水,就想让永嘉帮帮忙:“永嘉,永嘉,再帮我倒点水!”

“殿下,公主去学堂了!”

朱桂一听,愣了好一会儿。

这妹妹,靠不住啊!

不过,朱桂这会儿确实感觉身体有点好转,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明妃正忙着料理后宫事务。

她虽然不是皇后,却握有凤印。

眼下大雪纷飞,各宫里需要调整的事情很多。

还得分配火盆。

各宫的规格不同,稍有不慎就会惹来不满。

因此,为了平衡各方,明妃一直忙前忙后,连儿子都顾不上。

一直在惜薪司清点库存。

结果发现,原本应该储备够皇宫半个月使用的库房,竟有一大半是空的。

剩下的物资怕是顶不过三天。

所以在分发火盆时,只好先供给地位较高的嫔妃和皇子公主们。

其他人只能先给两床被子,让他们硬挺过去。

接着,郭惠飞狠狠处罚了惜薪司的人,该扣工资的扣工资,该打板子的打板子。

正当她忙着这些烦心事,一个小太监急匆匆来报。

“啥事?”

“您说桂儿吃了两颗不知哪来的药。”

“永嘉呢?”

“永嘉去哪儿了?怎能任由桂儿乱吃药?”

“回娘娘,吃药时是永嘉公主亲手奉的水。”

明妃一听,如遭雷击。

把手中的事情一扔,就往长宁宫赶。

一进长宁宫,见朱桂直挺挺躺在床上,吓得她直接扑上去痛哭。

“桂儿,你怎么这么傻?什么都往嘴里塞,这么容易被人算计!”

朱桂迷迷糊糊的。

忽然听见母妃又哭又喊,有些莫名其妙:“母妃,我只是想睡觉。”

“况且政哥他人很好,不会害我的。”

“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明妃自然是不信:“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政哥绝不会害我,不过我亲妹妹永嘉嘛,就难说了。”

朱桂说完,一头栽倒又睡了,只剩下明妃呆呆地坐在床边。

这孩子在想什么?

永嘉怎么可能害他?

虽然朱桂说好了,明妃还是不太放心。

摸了摸朱桂的额头,发现已经不烫了,这才放下心来。

“政哥?”

“你说的是前几天来的那位指挥使吗?”

“好像叫朱政!永嘉最近老提他。”

“如果真能治好你,咱们也看看,是不是真像永嘉夸的那样出色?”

“如果真是个有本事的,倒可以让永嘉嫁给他试试。”

往文华殿走的路上,朱政、朱允熥和永嘉三人并肩而行。

“姑姑,你真要去上学吗?”

“对啊!我最喜欢念书学习了。”

朱允熥听了这话,看看永嘉,又瞅瞅朱政,不由得抿了抿嘴。

这位永嘉姑姑可是出了名的淘气包。

别人十岁就能倒背如流《女则》,他这位姑姑到现在还磕磕绊绊背不出来呢。

她怎么好意思说最爱读书学习呢。

而且,这永嘉姑姑走个路都不安分,眼睛净盯着朱政了。

明摆着是看上我朱政大哥了嘛。

等我和朱政大哥单独在一起时,得提点他一下,离姑姑远点儿好。

朱政自然也发现了永嘉的不寻常。

但说实话,他可没想过要做朱元璋的女婿。

毕竟明代驸马的那些规矩,他可受不了。

再说,朱元璋还有杀女婿的习惯呢。

不多时,几人便来到了文华殿。

屁股还没坐热,就见几个小太监进来了。

“哪位是高天卫都指挥使朱政?”

朱政即刻起身。

“我就是!”

小太监这才开口:“皇上口谕,召朱指挥见驾,装太阳能。”

“啥?”

朱政一听愣了愣,随后笑了起来。

穿越这么多年,他终于能见到朱皇帝了。

……

灾难过后,整个南京城在经历短暂的混乱后,在朱元璋的英明领导下迅速恢复了秩序。

六部官员通力协作,很快就筹集了足够的物资发放给灾民。

应天府府尹李虎也征集了人手,替代了城外卫所的士兵。

尽管朱元璋奖赏了三位国公,但救灾毕竟是那些文官的职责和义务。

总不能一直劳烦三位国公吧。

蓝玉三人见应天府的援军到来,也很快撤出了救灾的行列。

三人骑着马,踏上了回城的路。

刚才皇帝当着灾民和官兵的面宣读了奖赏的圣旨,让他们心里感到特别舒坦。

这次宣旨不仅是对他们行为的肯定,更是释放了一个信号:皇上不会对他们三人下手。

蓝玉三人既高兴又更加感激朱政。

他们清楚,如果不是朱政开了这个头,朱元璋可能不会奖赏他们,说不定还会治罪。

“蓝疯子,我们算是体会到了你之前的煎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