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贞观二十三年的下一年,改元永徽。

曾经一上来的李治是那么地无助,只能任由自己的舅舅牵着自己走。

现如今……

有武翊这个狗头军师,很轻易就开始掌握起朝堂。

当然!

这主要也是因为,像是长孙无忌、李绩等人丝毫没有谋权篡位之心。

但凡这里头有一个人想要谋权篡位,那这事情也就不好搞了。

而也不是他们不想谋权。

只是李治上来就表现得很硬气,那自然而然,他们也就慢慢地收起了轻视李治的心。

永徽元年,春。

在武翊这个狗头军师的帮助下,裴行俭开始操练新军。

与此同时……

狄仁杰这边,明明已经有了官身,却还要去走个流程。

于是……

今年,李治也是特别重视今年进士的人才的选拔,几乎每一个能考上进士的考生,都给予高度的关注。

武翊是一起看的,自然,也从中看到了娄师德的名字。

装模作样地考核了一下娄师德。

然后便给李治提议,此人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可以为兕子的驸马。

李治心想,这么随便的吗?

不过他看娄师德,也确实是不错。

毕竟刚刚二十岁,就能考上进士的,智商一点都不会太差。

不过……这也得兕子喜欢才行。

随后,宫中举行宴饮,便让兕子出来看看。

可惜兕子貌似不是很喜欢的样子,而且,由于娄师德为人低调,像是这种老实人,确实不容易讨女人喜欢。

武翊只好直接给她说明利弊。

别看一些人,好像一时风头无两,然而,这种人最容易惹事。

一个搞不好,爱出风头,就会被贬到很远的地方去。

这结婚嘛,还是要找个能过日子的,而不是爱出风头、爱表现的。

武翊又道:“房玄龄知道么?房玄龄差不多就跟他一样的脾气。我看此人,可为宰相。”

新城也看着娄师德,只能说,没太能看出来。

武翊又问新城道:“你要不要,兕子不要就你要。”

新城便道:“为何是姐姐不要的才给我。”

武翊便道:“毕竟她是你姐姐。要不……把你嫁到长孙家去?”

新城:“嗯?”

武翊:“元日的时候,我看了,长孙家的子嗣长得还行,但是才能嘛……一个娄师德,估计能顶十个长孙家。不过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折腾,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比什么都强。”

历史上,新城人家过得好好的,若非是遭遇了长孙家的变故,说不定人家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并不差。

为此,武翊以为,也就没有太多的必要再去改变新城点什么了。

武翊知道,你越是催促兕子下决定,那反倒她自己倒是不好下决定。

这跟养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你经常帮他什么事情都决定好了。

那他反倒是会成为一个没主见的人。

你要是什么事情都不管他,那他反倒是有可能会很有自己的主见。

只是简单地跟兕子提了提,武翊便不再言语。

而武翊跟李治这边……

关系自然也是直线飙升。

三月。

又有了身孕。

以至于现如今,武翊都十分习惯这种大着肚子的感觉了。

甚至……

还给自己设计了几套看上去还不错的配套的裙子。

唔……

完美!

超级漂亮!

直接就把李治给迷得神魂颠倒。

至于说每一位新上来的皇帝,都会涉及到的回收权力的环节。

武翊倒是觉得没必要。

一切皆按贞观旧时即可。

当然!

这左仆射的人选,还是得确定一下。

长孙无忌不可能,因为长孙无忌在贞观朝,都没有办法当左仆射,到李治这就更不可能了。

便以李绩为左仆射,然后长孙无忌监督即可。

而李绩,在当了两三个月后,也不当了,便换成了于志宁。

于志宁这人,武翊知道,不说有多好吧,但至少,不会整什么幺蛾子出来。

而为了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这一年,武翊跟李治,也是一起商量了诸多的措施。

比如说,以国库的钱,来搞织布厂。

然后搞外贸。

这样既能带动一批人就业,也能从国外,换回来很多大唐没有的东西。

其中……

马匹肯定是最重要的。

有了马匹,就能拿去耕地。

虽不说把马匹打到白菜价,但至少,也能让大部分的大唐百姓,都尽可能地可以养上一两匹马。

还有这各种毛制品什么的,也更多地出现在长安西市。

至于说,在不增加太多的工人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普通百姓有钱买的上马。

那就只能是多鼓励百姓种桑养蚕,不用他们自己去织布,朝廷这边自然有人去收他们手里的生丝。

其实……

赚的也是辛苦钱,但至少,比没有这个途径要强。

另外……

考虑到接下来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

武翊也是招募平民百姓,专职工匠。

现如今……

蒸汽研究部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因此,也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量产。

只要工匠人手充足,接下来有关蒸汽机的大规模量产,也就不成问题。

算是给长安的一些百姓,尤其是一些家里土地本来就稀少的百姓,给他们额外地提供一条谋生之路。

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就把工匠都隔开,每个工匠只负责一部分。

很快……

随着上万名工匠陆陆续续地走上岗位,这蒸汽拖拉机的日产数量,也在不断地攀升。

不过关键还是铁矿跟煤炭等资源。

这个就很难有什么可以取巧的地方了。

只能是靠人工去挖。

所幸的是,山西一带到处都是煤炭。

甚至可以说是几乎就没怎么被开采过,所以这开采的难度,倒也不算是很难。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一结算,今年,朝堂用工林林总总加起来,起码超过十万。

不过……

这并不能说就代表徭役深重。

因为……

只要你是给钱的,那百姓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

甚至……

这从山西到长安的百姓,还多了一份可以帮忙运输煤炭的活。

武翊也是跟李治商量,这第一条铁路,该修在哪里。

感觉……

不管是修在哪里,好像都不是很合适。

主要是在里程并不长的情况下,很难看得出来,有什么特别大的经济价值。

不过即便如此,这该修,还是得修。

第一条铁路的话,就从山西太原那边开始修起,往南边,西南,长安这边修。

修这里的铁路有一个好处就是,平时能运送大量的煤炭到长安,战时,能快速地调动粮食北上,控制草原。

当然!

关中的粮食并不多,所以,这光修从太原到长安的铁路似乎还不行,这还是得把长安到洛阳的铁路也得修修。

这个过程……

武翊推测,至少得十年吧。

可就算是十年,那也得干啊!

另外……

还得发俸禄。

即便是一个月只发个六百文,那也比一点也不发要好。

所以……

这俸禄的钱该从哪里拿?

这就又十分地考验李治的赚钱的能力。

另外……

西突厥这边也不是很安稳。

毕竟新皇登基,西突厥这边的酋长们肯定就又要在西域搞点事。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

大量的廉价的粗布麻衣,也是开始出现在长安城。

几乎可以说,就是白菜价!

相比于此前,价格低了十倍都不止!

这一转变,也是预示着,大唐的穿衣自由,也是逐步地到来。

全国各地不少的商人都来进货,因为即便是这样买回去,再转手一卖,那都是大赚。

要知道,制作粗布麻衣也是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

现如今……

可以直接买了,长安城的百姓顿时也是觉得,与其自己做,不如直接买,然后自己的话,给朝廷打一个月的工就好,不但能买回来粗布麻衣,甚至,还能再拿出点钱给改善一下伙食。

此时,考虑到需要有大量的钱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流通,而此时的钱财流通,又是那么地不便,武翊也是顺便发行纸钞。

这个其实一直都有在研究,只是到了今日,这才拿出来罢了。

一时间……

大唐的商业也是变得比此前还要更加地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