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无名抗日英雄谱之潜行敌营 > 第145章 百团大战 之 意外之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百团大战 之 意外之喜

马晋宁不可能知道,八路军总部结合国内、国际的最新变化,总司令部已经开始在酝酿一场大的军事行动了,只是战役的谋划、目前还属于“庙堂运筹”阶段,怎么展开、怎么配合、选择什么时机、战役总体规模、战役总体目标等等,绝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么简单的。

组织上决定暂时放弃原来坚持敌后游击战、运动战为主,采用“零敲牛皮糖战术”打击日寇,而是决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破击战,主动对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正是为了应对时局的变化。

1940年夏秋之际,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发动闪击战,美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实力大损的英国、即便有心也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筹划实行其“南进”政策,意图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因此,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加快了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的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全国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治安肃整计划”,企图以“铁路作柱,公路作链,碉堡作锁”的“囚笼政策”,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八路军为了粉碎日寇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略态势更有利的发展,进而影响全国的抗战局面,积极配合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作战,尽力避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主动发动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其中以正太铁路为进攻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

事实上,早在1940年4月的最后一天,八路军左副总参谋长就亲自来到黎城县,在太行山深处谭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向刘师长、徐副师长、王旅长、陈旅长等人通报即将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的计划。

黎城谭村的这次八路军高级会议是一次秘密会议,会议所研究的破击战问题、只传达到旅一级干部,会议上,刘师长建议从南、北两边对正太路进行破袭,两路部队各打一段,晋察冀军区负责东段,一二九师负责西段,冀南军区陈司令员、冀中军区吕司令、以及晋绥的120师贺师长,各自负责管辖区域内的铁路的破袭。

为了实施大规模的破袭战,八路军各部提前秘密开始布局,比如,第一二九师9000余人于6月进驻河北涉县,师部也从山西辽县桐峪镇、迁至涉县常乐村。

7月中旬,八路军左副总参谋长再次来到一二九师师部驻地常乐村,传达彭副总司令关于组织华北交通沿线的我军部队、同时发起大规模破袭战的战役构想,得到了刘师长、徐副师长等人的完全赞同。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等领导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至太原铁路)。

同时,《战役预备命令》要求对同蒲(大同至风陵渡)、平汉(今北京至汉口)、津浦(天津至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沈阳)、德石(德州至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的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下达的《战役行动命令》中规定:

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含)至平定(不含)段;

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平定(含)至榆次(含)段;

第120师破击平遥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战役行动命令》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驻有日军三个师团、另有两个师团的各两个联队、五个独立混成旅全部、四个独立混成旅的各两个大队、一个骑兵旅的两个大队,日军总兵力共20余万人。

日军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八路军参战兵力,累计有晋察冀军区36个团、第129师(含决死第1、第3纵队等)和总部直属共42个团、第120师(含决死第2、第4纵队等)27个团,前后共有105个团约27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了史称“百团大战”的作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定于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

1940年7月18日。

马晋宁收到了组织上的最新指示,要求他积极配合组织上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最大限度的削弱泉阳日伪军的实力。

马晋宁并不知道组织上即将发动大规模的破击战,但泉阳有日军第四混成旅团六余千人、德江大队近两千人,伪九师两个旅近万人,假如组织上要对泉阳、及其周边采取行动,那这么多日伪军的存在、确实对八路军是一个巨大威胁。

1940年7月24日。

马晋宁还没想好怎么削弱泉阳驻军时,德江大佐突然哭丧着脸、来找马晋宁倾销他克扣的军需品了,马晋宁问他为什么这么着急推销那些物资、这样会少赚不少钱的,德江大佐告诉马晋宁,德江大队即将离开泉阳南下了。

德江大佐并不知道军部为什么突然派其所部南下、目的地是哪里,马晋宁却感到这真是天佑华夏,组织上刚让他设法削弱泉阳守军,日本人就主动帮他调走了一个大队,这对马晋宁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

其实,这就是国际形势变化造成的改变。

1940年6月22日,法国政府在位于法国皮卡第大区的瓦兹河畔,在德国一战签订战败条约的贡比涅森林中,法国正式向德国递交投降书,法国战败。

日本人认为这是进军东南亚、抢占法属殖民地的天赐良机,不仅可以攫取那里的丰富资源,还能彻底切断中国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通道,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日本一面假惺惺的与维希法国政府“谈判”,一面开始暗中进行军事准备。

德江大队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被突然调离泉阳的,这是个意外,但对中国抗战、却带来了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除了间接帮了马晋宁,还让军统也得到一个意外之喜。

德江大队有日本海军的密电码,他们这次南下、也将乘坐海军军舰前往海南岛,唐博雅将这些马晋宁打探来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了姜毅英,她大喜过望,让唐博雅尽可能多的了解德江大队的一切,这些信息都可能出现在德江大队与日本海军的往来电报中,这对破译日本海军密电会很有帮助的。

姜毅英不久后就从德江大队的往来电报中,敏锐的发现了“海南岛”这个词,虽然每次出现在电报中的密码并不一样,这是因为日本海军密电中、密码每次都是随机生成的,但这种密码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姜毅英兴奋地给唐博雅回电,说假以时日、肯定能破译日本海军密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