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明日方舟:卡西米尔的刃骑士 > 第139章 莱茵生命隐藏着的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9章 莱茵生命隐藏着的危机

步入11月,哥伦比亚的天气似乎都变冷了许多,街道上已经出现零零散散穿着羽绒服的居民。他们呼出的气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然后迅速消散。每个人都在忙碌地穿梭于自己的日常,仿佛这个世界的运转从未因任何事件而有所停留。

只有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斑驳地投射在地面上,给这个寒冷的早晨带来了一丝温暖。阳光下,银杏树的叶子已经泛黄,随风飘落,覆盖在街道上,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秋末冬初的色彩。落叶在人们的脚下沙沙作响,伴随着匆匆的脚步声,成为这个季节独特的乐章。

深蓝之树事件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确,刚刚发生的时候,整个泰拉大陆都因为这件事而把目光投向哥伦比亚。新闻媒体充斥着关于灾难的报道,人们在茶余饭后讨论着这个话题,社交媒体上满是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灾难原因的猜测。

然而实际上,在这三个月里,莱茵生命面对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维多利亚,乌萨斯,卡西米尔,甚至伊比利亚都秘密派来了专员了解这起事件的情况,试图从中寻找任何能够拿捏哥伦比亚的证据。这些国家的政治家和情报机构都希望通过这次事件来获得某种战略优势,或是在国际舞台上对哥伦比亚施加压力。

但在莱茵生命和哥伦比亚国家安全保护局的共同防御下,没有任何人能了解到除了莱茵生命对外公布的情况内容。

莱茵生命作为泰拉大陆上领先的科研组织,防卫科对于此类事物有着充分的工作经验,在保卫科主任的带领下,所有和‘深蓝之树’有关的数据被保护的密不透风。

对外好处理,但是国内的友商,比如梅兰德集团旗下的沙滩伞科技,以及独立集团的塔山生物科技,对于莱茵生命在这起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受害者’形象却表示出了充分的怀疑。

作为同行,他们太了解同类人心理的想法了,知道在科研领域,每一次的失败都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秘密,而往往,这些秘密是无法公之于众的,因为一旦被拿到台面上,就算是莱茵生命这种有总统背书的集团,也会是灭顶之灾。

于是在各大厂商的暗中联合下,凭借‘深蓝之树’试图扳倒莱茵生命的暗中联盟悄然建立。这些公司最开始只有哥伦比亚国内的一些和莱茵生命的敌对同行,随着事件的推移,几乎在泰拉大陆上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们都加入了这场博弈,他们的利益和目标在深蓝之树事件后汇聚到了一起。

庞大的利益链让竞争对手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名为反莱茵同盟的全方位情报网。这个同盟的行动对莱茵生命构成了多方面的威胁,使其不得不疲惫地应对各种糟糕局面。

无数的商业间谍潜入莱茵生命各个分部内部,保卫科虽然有着完善的防御措施,但奈何对方数量实在庞大,而且配合摸起,甚至还有不少内部职员被威胁,间谍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获取敏感的财务报告和通讯记录,甚至科研人员的个人生活也成为了他们搜集信息的目标。

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莱茵生命的整体员工疲惫值对比事件前提升了1500%,许多职员被这种生活折磨的死去活来,最后只能含泪辞职。

不止是对职员们活动,反莱茵同盟通过寻找莱茵生命和深蓝之树有关的实验室的安全漏洞,试图获取莱茵生命在深蓝之树事件中所涉及的研究资料。这迫使莱茵生命不得不加强实验室的物理安全措施,同时更新安全协议,以防止未授权的入侵。

更糟糕的是,一些拥有私人安保力量的企业开始动用武装力量,直接正面武装入侵莱茵生命的资料保管设施。保卫科的成员是这三个月里最忙碌的,就连那些正在接受强化的特级安保,每人每个星期都要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出外勤。

莱茵生命的精英化策略唯一的缺点在这时候被无限放大。

哥伦比亚政府的态度更是让莱茵生命感到孤立无援。政府的默许行为,似乎是在敲打莱茵生命,提醒其在未来的实验中加强保密性。这种态度让反莱茵同盟的公司们感到有了靠山,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莱茵生命的高层不得不进行紧急的策略调整。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内部压力,他们知道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公司的利益和未来的科研方向。

一份文件从总辖构建科传达出来,迅速分发给各个科室。这份文件不仅包含了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文件中的语言严谨而直接,透露出莱茵生命在这场危机中的决心和果断。

总辖决定直接和国防部展开合作,共同进行c-203的实验项目。这是一个高风险但潜在回报巨大的项目,涉及到前沿的生物工程和源石科技。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莱茵生命希望能够重新获得政府的支持,同时在政治领域保留目前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同事保卫科的特级安保们接到了新的指令。

他们被允许采用任何手段瓦解所谓的反莱茵同盟。这包括暗杀,绑架等等直接威胁的手段。在现在这个时候,莱茵生命必须对那些敢于公开反对莱茵生命的组织和个人下狠手,虽然这些措施虽然极端,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莱茵生命被这些彻底激怒,如今,它要张开自己的血盆大口,让这个所谓的‘反莱茵同盟’付出代价。在这场商业与权力的较量中,莱茵生命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动用了其庞大的资源和人际关系上重大影响力,来维护其在泰拉大陆上不容小觑的地位。

在哥伦比亚,随着莱茵生命的反击行动逐步展开,犯罪率在一个月内飙升。反莱茵同盟的成员们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特级安保们执行的秘密任务屡屡得手,而那些敢于公开反对莱茵生命的组织和个人,开始遭遇一系列不幸的“意外”。

来自莱茵生命保卫科的特级安保们的手段往往非常直接,让同盟内部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莱茵生命的科研人员在内部加强了安全措施,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仿佛外界的风波并未影响到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追求。他们在高度保密的实验室中,继续进行着突破性的实验,不时有新的发现和发明诞生,这些成果进一步加强了莱茵生命在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莱茵同盟的成员们开始意识到,与莱茵生命的对抗是一场无法取胜的战斗。他们的联盟在莱茵生命的强硬手段和无情策略面前逐渐瓦解。一些成员开始私下寻求和解,希望能够退出这场危险的游戏。

最终,在一个月后,也就是现在,1094年的11月,那个曾经看似声势浩大的‘反莱茵同盟’,在莱茵生命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反击和政府的突然跳反,如同小丑一般在重压之下宣告解散。

这个同盟的解体,标志着莱茵生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随着同盟的解散,那些曾经暗中对抗莱茵生命的势力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一些外国企业甚至开始寻求与莱茵生命的合作,希望能够借助其科研力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他们付出的条件,就是允许莱茵生命在他们的国土上建立分部。

能拿到最新的科技,建个分部怎么了!

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莱茵生命的员工们,无论是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又重新回到了那种平平淡淡的日子。

他们的日常再次被试管、数据和实验所填满,偶尔的爆炸声和机械运作的轰鸣再次成为他们工作背景的常态。

所有人的心情都因为‘深蓝之树’的事件彻底告一段落而变得好了起来,只有一个人。

斐尔迪南·克鲁尼。

原因也很简单,c-203项目是他用在纽莱堡的权力从帕尔维斯手里交换而来的负责项目,但克里斯滕却选择将这个项目和国防部直接合作,虽然他本人也和国防部有关系的海德兄弟关系密切,但总辖和能量科主任之间做出选择……

国防部没费什么力气就选择了总辖,对于他们来说,这件事只是从和能量科合作,变成了和总辖构造科合作一样。

但对于斐尔迪南来说,在他眼里,这是克里斯滕对他的一次挑衅。

也许克里斯滕没有抱着这样的心思,但斐尔迪南却把这件事这么定义。

总辖对于‘深蓝之树’事件的处理本来就让斐尔迪南颇有微词,明明是生态科和结构科惹出来的麻烦,最后却要能量科付出代价收尾。

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猜想和怀疑,负面情绪就会沿着最坏的道路一路生长,最后结出苦涩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