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权力巅峰:从医转政开始 > 第168章 火急火燎的性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贺财站起来说道:“石头村和剑山村那一段公路,我们旺鱼村可是一分钱和一个人力都没有少出。现在你们两个村都修好了,准备修到我们旺鱼村了,现在又说不想修了,这绝对不行,我们旺鱼村第一个不答应。”

“要是不把这条公路修到我们旺鱼村的话,我就组织我们村的人,把前面上山那段路全部都给挖断了,既然我们旺鱼村不能通公路,那大家谁也不想通路。”

剑山村支书谭贵原喝了一口水,缓缓开口:“现在市里是不是就已经明确了要升级我们平安村委的公路标准?”

林耀东闻言,解释道:“现在都只是有个规划而已,还都没有完全落实到地方政府,后面是不是真的能动工,谁都不能保证,而且就算这条规划落实了,征地、勘测路线......等等,要真修起来,没有几年也修不起来,修条二级公路哪有那么简单啊。”

姜主任说道:“林老弟,如果市里面真的同意把我们这条公路跟几个镇的路连起来,升级成二级公路的话,那我们平安村委这几个村可就亏惨了。”

王长林一直默默聆听众人的讨论,此时他缓缓开口,语气坚定:“我们先把村委这条公路的毛坯路建好,这将大大提升平安村公路的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再争取市里王书记的支持,成功的希望将更大。”

他环顾四周,继续说道:“关于前期大家的投入,这无疑是对村庄的巨大贡献。我们明白,大家都付出了不少人力,但请相信,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力是可以恢复的,又不会让你缺胳膊短腿的,而且修路这样的善举,不仅造福当代,更惠及子孙。我们做事,应该眼光长远。”

王长林的话掷地有声,他进一步分析道:“如果市里真的能将这条路连接到我们村委,并升级成二级公路,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道路畅通,生活便利,我们的村庄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后,大家的生活将不再那么困难,买家电、家具等等都能直接送到家门口,再也不用费力搬运。这样的未来,难道不值得我们共同努力吗?”

王镇长的话合情合理,大家听后都陷入了沉思,各自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未来的可能性。

散会之后,这些村干部们再次聚集,低声讨论着关于修建公路的种种事宜。

过了好一会,他们才各自离去,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聚在一起喝酒畅谈。

自从林耀东来到平安村村委工作组以来,他与这些村干部们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对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然而,此刻他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如果大家都贸然对这条公路的建设停工,而市政府的规划又未能及时落实,那么这条公路很可能会成为烂尾工程,这无疑会打击村民们的修路积极性。

到时候,再想动员他们参与修路,恐怕会难上加难。

如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林耀东明白,如果市政府能够顺利完成这次规划落实,那么平安村的公路将升级成二级公路,与周边几个镇相连通。这样,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这些问题在林耀东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他坐在办公室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

最终,他决定亲自去找王长林商量对策。

他急匆匆来到王长林的家,敲门后走了进去,开门见山地说道:“王镇长,我觉得这件事很棘手。我反复思考,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去安州市找政协主席王重阳,请他出面帮助我们解决村里这个重大的难题。”

王长林的家并没有安装空调,他因身体较为虚弱,特别怕冷,所以家中仅有一台格力牌的电热扇。

此刻,他正舒适地坐在电热扇旁,享受着格力电热扇在寒冷季节里带来的一丝暖意。

见到林耀东的到来,王长林不急不躁地招呼他坐下烤火。

然而,林耀东的急性子让他一刻都坐不住,他急切地说道:“王镇长,我真的坐不住啊。刚才虽然开了会,但村里的干部们思想并未统一,您看这事该如何是好?如果这条公路最终成为烂尾工程,我们该如何向村民们交代?”

王长林双手都凑近了他家中唯一的一台格力牌电热扇,这个问题他已经反复思考了许久。

他看着眼前焦急不安的林耀东,缓缓说道:“林老弟,你先坐下烤烤火,你这急躁的性格事真的该改一改了。”

“你没听过那句老话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解决问题总需要时间,你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林耀东拿起一张凳子,坐在了电热扇旁。电热扇内的电热片被烧得通红,散发出阵阵暖意,比刚才在冰冷的办公室里确实要舒服许多。

在来找王镇长之前,林耀东心里对平吉镇的一些领导颇有微词。

但坐下来后,他反思了一下,意识到修路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主动挑起的,既然是自己捅出的篓子,就不能怪罪他人。这么一想,他便将所有的抱怨都压在了心底。

林耀东坐在电热扇旁,一边感受着温暖的气流,一边谨慎地说道:“陈镇长多次提及,希望能请您出面去市里找一找政协主席王重阳。他认为只要王书记肯出面,许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王镇长,您认为我们何时动身最为合适呢?”

在提出请求时,林耀东巧妙地运用了策略,他提到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勤越的名字,以此增加话语的分量。

同时,他并未直接询问王长林是否愿意前往,而是转而询问何时出发,这样的提问方式实际上在无形中给王长林留下了一个必须回应的压力。

王长林静静地烤着火,深思熟虑后缓缓开口:“关于修路这项公事,若由我代表镇里去市里找王书记,恐怕不太合适。毕竟,我现在已退居二线,从职位和原则上讲,都不太适宜。”

“最好是能由镇党委的杨书记或陈镇长亲自带队去,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重视,也是对王书记的尊重。李伟镇长是个明白人,他应该也明白这一点,他怎么连这个都想不到呢?”

“还有,既然要去拜访王重阳,需要带什么礼物去,送钱的话,他肯定不会收。送贵重的物品吧,现在镇财政比乞丐都还穷,别人也不一定看得上。”

“送我们平吉这边的土特产,但是要送哪一种比较有特色。这些细节去之前一定要好好合计合计,不能冒冒失失地前去拜访,否则效果定会大打折扣。”

“求人办事,哪有不给人送点东西的道理。毕竟,他的职位和地位摆在那里,我们需要展现出足够的尊重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