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等着戚将军手下培养出一些亲军,再谈武器吧。否则战场上,凭着那些兵油子,武器不但发挥不出威力,也会很快被卖掉。”

戚继光点点头,目前的戚继光还没有训练浙江兵,也没有十分靠谱的手下。

“这样,你先去跟胡大人要一些训练兵士的名额,一口气3000人,胡大人有可能不准,但是如果训练100人呢?说不定胡大人就准了,毕竟100人也不多,可以用这百人做个实验嘛,验证你的想法。”

历史上这次戚继光虽然上就奏疏,但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第二年胡宗宪才勉强答应给他3000兵事的名额,让他自己去招兵。

目前俞大猷只有60个亲兵,就可以横扫倭寇,打的倭寇抱头鼠窜,戚继光要是训练出来100个呢?不敢想象啊,这可是火器化部队。

戚继光觉得文官的脑子就是好,先招100个兵练练看,效果好再增加。俞大猷这五十多岁高龄的人都能以60个亲兵为中心,打得倭寇跑到山里面躲着,自己肯定也能行。

打定主意后,戚继光向周博仁拱了拱手,说道:“下官明日就去探一下胡大人的口风,如果三千人最好,实在不行,拼命也得要100人来。只是我训练完成后,希望周大人卖我一部分武器。”

“这个好说,你先去忙你的,把人要过来。”

看着戚继光的背影,周博仁觉得他为了实现海波平的梦想,付出了很多。

戚家原籍山东东牟(就是现在的莱芜),因避元末战乱,戚继光的六世祖,戚祥举家搬迁到濠州。戚祥后来追随朱元璋,在攻取云南的战斗中不幸阵亡。

朱元璋称帝后,追念戚祥对开国有功绩,授其子戚斌明威将军称号,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相当好学,军事才能出色,先后任过山东备倭军事都指挥、大宁都指挥使和神机营副将等军职。

戚景通五十六岁时生的戚继光,所以对戚继光要求很严格。他不仅教导戚继光读书识字,并且传授武艺,还常常教他一些保国安民、为人处世的道理。

戚家虽然出身于将门,不过家庭比较贫穷。戚继光十岁时父亲回籍奉养祖母,更是艰辛。在这种家庭氛围熏陶下,戚继光自小就喜欢“弄捭阖,多权奇”,少年时代即已“通文史经义”。戚继光自幼家贫力学,博通经史。嘉靖二十三年,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继光于嘉靖28年,中了山东乡试的武举。嘉靖29年9月到京师会试时,恰巧庚戌之变爆发,鞑靼军自古北口直抵北京,明朝朝廷慌忙保卫京师。戚继光于是上了奏疏说出自己的主张,被朝廷任命为守卫京师九门的总旗牌官。

嘉靖32年6月,戚继光任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一共25个卫所。

当时各个卫所年久失修,十分残破,更可气的是兵士逃亡严重,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残兵,纪律很松弛,训练很差劲,压根不能打仗。

戚继光于是整顿军营和卫所,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再怎么整治,卫所该衰败还是衰败,这不是戚继光所能力挽狂澜的。

即使不吃空饷,戚继光也改变不了卫所兵都是老弱病残的事实,他想操练,可是兵士都吃不饱,没办法支撑高强度的训练,戚继光自己也没钱,甲胄、刀剑不仅数量不足,还到处生锈破破烂烂,弓箭因为长期没有保养而无法使用,军器监的人上下其手,前任将领也把这些兵器能卖的卖,留下来的都是些破铜烂铁,这些都不是戚继光自己能解决的了的,这是朝廷的问题。

因此才有戚继光今天向自己讨要兵器军械。自己虽然在徐邦瑞的保护下生产,但毕竟不是军器监的人,名不正言不顺,只不过民不举官不究,没人想对自己动手而已。

第二日上午,胡宗宪不仅拒绝了3000人的招募,连100人都不允许,导致戚继光心中十分苦闷。

周博仁看戚继光如此失落,便说道:“戚将军,不就一百人嘛,你可以招家丁啊。”

自嘉靖中期尤其是庚戌之变后,家丁甚至取代国家军队,成了明朝边境各级将领作战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时人称为“将帅树奇勋多藉家蓄之兵”。

嘉靖年间,豢养家丁正式成为明军内的公开秘密,一时私豢之风盛起,军队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大为减弱,明军也逐渐向着私军的方向发展。

“我也想,可是没有银子。”戚将军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

嘉靖中后期,辽东一地的家丁月食双粮5钱,也就是一个月发两份口粮给五钱银子,已经达到了普通军士的2倍。

除原本应得的月粮外,朝廷时常还会给家丁额外的赏赐。嘉靖四十五年,“命岁给京营各家丁冬衣、布花银,着为例。”

“听说戚将军练兵有心得,鸳鸯阵三才阵?”

“倒是有,在下不才,刚想出来没多久,准备在新招募兵士上训练使用。”

“既然如此,咱俩做笔交易如何?”

“交易?什么交易?”戚继光不解。

“我这里有文书,可以新建一个卫所,不过这个卫所最多有两个百户,也就是200人,朝廷发饷银。我把这个文书给你,你可以不花钱置办两百人。”

戚继光咽了口口水,微微颤抖的手出卖了他的内心。

周博仁继续说:“作为条件,我打算招1500个家丁,你来训练他们,学习你的军法,以及鸳鸯阵、三才阵和其他阵法。”

戚继光很奇怪,看着周博仁问道:“为何周大人要掏钱养这么多家丁?是为了配合朝廷剿灭倭寇么?”

周博仁想了想,既不能欺骗戚继光,又不能骗他,只能取个中间值。

“元敬,你说解决倭寇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

戚继光想都不想,直接说:“在海上遏制他们,不让他们登陆。”

“如果更进一步呢?”

“更进一步?”戚继光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