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222章 姜维假投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蒋显来到剑阁,见到姜维后,传达了后主的归降命令。

姜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众将听后,都气愤地拔刀砍石,大喊:

“我们宁愿死战,为什么要投降?”

姜维见众人心向汉室,便安慰他们说:“别担心,我有个计划。”

于是在剑阁关竖起降旗,骗过钟会。

姜维对钟会说:“我听说你很厉害,所以我才投降。但如果遇到邓士载,我一定会和他决一死战。”

钟会被感动,与姜结成兄弟。

姜维暗自高兴,让蒋显回成都报喜。

邓艾封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王颀等各领州郡。

他在绵竹筑台庆祝战功,邀请蜀中诸官共饮。

酒过三巡,他指着众官说:“你们运气真好,遇到了我,才有今天的成就。如果遇到其他将领,恐怕早就被消灭了。”

众官起身道谢。

突然蒋显来了,说姜维已经投降钟镇西了。

邓艾因此对钟会心生怨恨,立刻写了封修书派人送到洛阳给晋公司马昭。

司马昭打开修书曰:

〈听说打仗得先吓唬人再动手,现在咱们借着刚平蜀的气势去吓吓吴国,正是时候。但大家累得跟啥似的,得歇歇。

留点兵在陇右和蜀地,让他们一边晒盐一边造船,准备随时顺流而下。然后派个使者去吴国,告诉他们利害关系,说不定他们就投降了。

对了,对刘禅好点,让他写信劝孙休投降。要是急着把刘禅送到京城,吴国人肯定起疑,不利于他们归顺。先把刘禅留在蜀地,等冬天再送过来。

封他为扶风王,赏点钱和仆人,他儿子也封个公侯,让吴国人看看投降的好处。这样他们就会怕咱们又感激咱们,说不定就望风而降了〉

司马昭读完后,心里暗想邓艾可能有点太自由发挥,于是决定先给卫瓘发个私信提醒一下。

接着,他给邓艾下了一道命令,语气里带着点调侃:

〈征西将军啊,你真是威风八面,冲锋陷阵,让那些自称大王的家伙们乖乖投降。

你的兵速如闪电,战斗更是速战速决,简直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巴蜀之地都给平定了。

就算是古代的名将白起打败楚国、韩信拿下赵国,他们的功绩也比不上你。

所以呢,我现在封你为太尉,再给你增加两万户人家的领地,还把你的两个儿子封为亭侯,每人分一千户。〉

邓艾接到命令后,监军卫瓘递给他一封司马昭的亲笔信。

信里提到,邓艾的计划得等报告回来再说,不能随便行动。邓艾笑着说:“‘将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被授权出征,谁能拦我?”

于是又写了封信,让使者飞奔回洛阳。

朝廷里都在传邓艾可能要造反,司马昭心里也开始打鼓。

不久,使者带着邓艾的信回来了。司马昭打开一看,信上写着:

“我奉命西行,元恶已经投降,我得灵活点,才能稳住新地盘。要是啥都等上面批准,那得耽误多少事儿啊!

《春秋》里都说了,大夫出国境,只要能保护国家、造福百姓,就有权做主。现在吴国还没搞定,跟蜀国还勾搭着,咱们可不能死脑筋误了大事。

打仗嘛,赢了不求表扬,输了也不逃避责任。我虽然没那些古人那么高尚,但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顾虑而害了国家。先把这事儿报上来,您看行就行。”

司马昭一看,吓了一跳,赶紧找贾充商量:

“邓艾这家伙,仗着自己有点功劳就飘飘然了,想干啥干啥,这要是反了咋办?”

贾充一拍大腿:“老大,咱们何不给钟会升个官,让他盯着邓艾?”

司马昭一听,觉得有理,立刻派人去封钟会为司徒,还特意让卫瓘去盯着这两路人马。

钟会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

“镇西将军钟会啊,你真是厉害,前面没人挡得住你,管着那么多城,连逃跑的都给你抓回来了。蜀地的那些豪帅们,都被你治得服服帖帖的,你的计谋无懈可击,行动起来效率杠杠的。现在封你为司徒,再给你加个县侯的头衔,还多给你一万户的地盘。你儿子也有份哦,一人一个亭侯,每人还有一千户的地盘呢。”

钟会刚刚被封为将军,就赶紧找来姜维商量:

“邓艾的功劳比我大,还被封了太尉。现在司马公怀疑他要造反,所以派卫瓘来监视他,让我去控制他。你有什么高见吗?”

姜维说:“我听说邓艾小时候是个放牛娃,现在却因为走了狗屎运,从阴平的小路上爬上来,成了大英雄。

这可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国家运气好。如果不是你和我一直在剑阁挡住他,他怎么能成功呢?

现在他们想封蜀国的国王为扶风王,明显是想收买人心,他肯定要造反了。司马公怀疑他是有道理的。”

钟会听了很高兴。姜维又说:“请让其他人走开,我有秘密告诉你。”

钟会让大家都出去。

姜维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地图给钟会看:

“这是当年武侯出山时给先帝的地图,他说:‘益州是个好地方,可以称霸天下。’先帝就在这里建立了成都。现在邓艾来了,他怎么能不得意忘形呢?”

钟会听了更高兴了,指着地图问地形。姜维一一回答。

钟会又问:“我们应该怎么除掉邓艾呢?”

姜维说:“趁司马公正怀疑他的时候,赶快上表说他要造反,司马公一定会让你去讨伐他,这样一下子就能抓住他。”

钟会照做了,派人去洛阳告状,说邓艾专权乱政,和蜀国人关系很好,肯定要造反了。

朝中的官员们都吓了一跳。

钟会还派人在路上截住了邓艾的奏章,模仿邓艾的笔迹,写了些傲慢的话,让大家更相信邓艾要造反了。

司马昭看到邓艾的奏章,气得七窍生烟,立刻派人去找钟会,让他把邓艾抓起来。

又让贾充带着三万大军冲进斜谷,自己则和魏主曹奂一起亲自出征。

西曹掾邵悌劝他说:“钟会的军队是邓艾的六倍,让他去抓邓艾就够了,何必您亲自出马呢?”

司马昭笑着说:“你忘了以前说过的话吗?你说钟会将来会造反。我现在去,其实是为了钟会。”

邵悌笑着说:“我怕您忘了,所以才问您。既然您已经决定了,一定要保密,不能泄露出去。”

司马昭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带着大军出发了。

这时,贾充也怀疑钟会会叛变,偷偷告诉司马昭。

司马昭说:“如果我派你去,你是不是也会怀疑我呢?我到了长安,自然就清楚了。”

早就有间谍告诉钟会,说司马昭已经到了长安。

钟会慌了神,赶紧找姜维商量怎么抓邓艾。

这正是:

刚赏西部降军归,转眼京城战鼓催。

却说钟会邀请姜维来商量如何捉拿邓艾的妙计。

姜维笑着说:“可以先派卫瓘去逮捕邓艾。如果邓艾敢对卫瓘动手,那就说明他真的反了。这时候将军你再出兵讨伐他,就名正言顺了。”

钟会一听乐开了花,立刻让卫瓘带着几十号人冲进成都,要把邓艾父子一网打尽。

卫瓘的手下急忙劝阻:“这可是钟司徒设的局,想让邓征西背黑锅啊,千万别上当!”

卫瓘却神秘一笑:“我自有分寸。”

于是,他先四处散发传单,上面写着:

“奉旨捉拿邓艾,其他人一概不问。早投降的有赏,敢反抗的全家完蛋!”

接着,他准备了两辆囚车,连夜向成都进发。

鸡鸣之时,艾的部下看到檄文后,纷纷跑到卫瓘马前下跪。

这时邓艾还在睡觉呢!卫瓘带着一群人冲进去大喊:

“奉旨抓邓艾父子!”

邓艾吓得从床上滚下来,被绑在车上。

他儿子邓忠出来问情况,也被绑了。

家里的将领们想抢人,但看到远处尘土飞扬,哨兵说钟司徒的军队来了。大家赶紧逃跑。

钟会和姜维走进府邸,看到邓艾父子已经被绑。

钟会用鞭子抽邓艾的头,骂道:“你这个小屁孩,敢这样!”

姜维也骂:“你这混蛋,也有今天啊!”

邓艾回骂。

钟会把邓艾父子送到洛阳。

然后他进入成都,接管了邓艾的军队,名声大噪。

他对姜维说:“我今天终于实现了毕生的愿望!”

姜维说:“以前韩信不听蒯通的话,结果有未央宫的灾难;大夫种没跟范蠡去五湖,最后自杀。

这两个人功名显赫,但因看不清利害关系,没有及时行动。现在你功成名就,威震天下,为什么不隐居峨眉山,跟着赤松子逍遥呢?”

钟会笑着说:“你说得不对!我还不到四十岁,还想继续奋斗,怎么能现在就退休呢?”

姜维说:“如果不退休,就应该早点制定计划。这是你智慧的体现,不用我多说。”

钟会拍手大笑:“伯约了解我啊!”

从此两人每天讨论大事。

姜维偷偷写信给后主说:

“希望陛下忍受几天的耻辱,我将让国家转危为安,日月重现光明。我不会让汉室灭亡的。”

却说钟会正与姜维密谋造反,突然听说司马昭寄来了一封信。

钟会拆开信一看,信上写道:“我担心司徒收艾不够给力,所以我亲自带兵驻扎在长安。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先给你透个风。”

钟会大吃一惊:“我的兵力是艾的好几倍,如果只是要我抓艾,晋公应该知道我一个人就能搞定。现在他自己带兵过来,这是在怀疑我啊!”

于是和姜维商量对策。

姜维说:“领导一怀疑,下属就得玩儿完,你没看到邓艾的下场吗?”

钟会坚定地说:“我决定了!成功了就能得到整个天下,失败了就退守西蜀,至少也能做个刘备第二。”

姜维提议:“最近听说郭太后刚去世,我们可以假传她的遗诏,号召讨伐司马昭,为被害的皇帝讨个公道。以你的才智,中原地区轻而易举就能拿下。”

钟会说:“伯约你来做先锋。事成之后,我们一起享受荣华富贵。”

姜维表示愿意尽力,但也担心其他将领不会服从。

钟会想了个办法:“明天元宵节,我们在故宫大摆筵席,邀请所有将领来喝酒,有不听话的,就统统杀掉!”

姜维暗自高兴。

第二天,两人果然请来了所有将领。

几杯酒下肚后,钟会突然大哭起来。

将领们惊讶地问他原因,钟会说:

“郭太后临终前留下了遗诏,揭露司马昭杀害皇帝的罪行,还预言他早晚会篡夺魏国的皇位,命令我去讨伐他。你们都来签个名,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众人都惊呆了,面面相觑。

钟会拔出剑来威胁道:“违抗命令者,杀无赦!”

众人害怕了,只好顺从。

签名结束后,钟会将将领们软禁在宫中,严密看守。